李冬林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
摘要:无论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还是现在、未来,开展生活化教学都是数学实践研究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处理好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在数学实践教学中,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生活化数学教学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汲取更多的教学经验,为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误区及对策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之一: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为了向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氛围和生活情境,造成了教学生活化中的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现象。教师往往将生活场景运用大量的篇幅进行描写和渲染,将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放置于一个从属地位,在数学学习中充斥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例如,在进行“距离应用题”的教学时,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新年的第一天,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碧空如洗。今天是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小张开心地给小力打电话,想让小力与自己一起去游乐场玩。经过两人的商量探讨,小张和小力约定好两人下午一点一起从家里出发,小张家住在市中心百货商场的西边幸福苑小区,小力家住在城东迎宾公园南边的阳光公寓小区。小张每分钟步行大概走75米,小力每分钟步行大概能走85米。经过30分钟后,小张和小力刚好在游乐场碰面了。请问小张和小力两家相距有多远?这本来是一道简单的行程距离应用题,但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它变成了一个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完备的故事场景,给本来简单、轻松的数学题套上了一个厚重的铠甲。由于冗长的陈述和描写,学生在寻找题目中有效的数学信息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的吃力和不理想。
教学反思和教学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不仅仅要把学生带进一个熟悉的场景中,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有趣。上述教学现象在教学中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为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寻找题目中的有效的数学信息,学生常常会迷失在这样的题目练习中,造成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的了解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数学”的主体地位,把数学知识合理的、恰当的融入进生活情境当中去,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和数学的实用性。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之四: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片面。教师为了追求生活化教学而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理、把数学教学课堂营造布置的和现实生活十分接近。笔者曾经在一个教学示范视频中观看到一节低年级教授“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实录。为了达到逼真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校在教室当中摆放了七八个高大的货物架,每个货物架上面又分成了几层,每一层上面放满了各种物品,如零食、生活用品、饮料、玩具、学习用品等,教室几乎变成了一个小型超市。
在教学课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可谓不高,跑来跑去很是热闹,教师在课堂中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教学反思和教学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否一定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当中呢?教师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不等于要把生活搬进数学课堂当中,生活化教学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和教学方式,应该帮助教师和学生,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明了、清晰、高效,而不是让其成为教学和学习的负担。如果每一节数学课程的开展都将课堂变成真实的生活场景,那么一定就会是家长、学校、教师乃至家长的负担。这种“作秀”形式的示范课、公开课并不少见,在教学中运用一个故事、对话演练、一段影像资料、多媒体辅助设备、教学工具或者图片、道具等都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生活化的情境资源。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之三:偷梁换柱,不符需求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现实出发。但是就目前来看,虽然很多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数学应用题、练习题等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很多题目的设计都是从成人、教师的角度去出发设计的,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手机话费”“租车、买车”“彩票中奖”“商场促销”等内容都属于这种情况。
例如:甲乙两人计划合伙买彩票,甲出资400元,乙出资550元。结果中了二等奖,奖金总额为5000元。奖金的1/5要作个人所得税,那么甲乙两人各能拿到多少元?又例如:某校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车。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60座客车租金300元。问:(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类似这种习题还有很多,问题的设置是从生活角度出发,但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并没有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和教学对策:
上述题目当中所提到的这些时尚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数学习题在小学教材中出现的是否合理、妥当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这些生活化的问题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使用新课程数学实验教材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同感:教材当中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相比之前的教学内容要难教,相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学习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也是比较吃力的事情。从教学者和成年人的经验来看,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以及知识的不断储备,学生是可以完全解决此类问题的。
结束语
综上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和流失,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因此,教师就要积极地寻找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科学合理的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马超.??吉林教育.?2020(Z2)
[2]论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梁洁.??试题与研究.?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