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小学 434100
摘要:思维可视化即将抽象内容变得形象化,将思维的整个构建过程呈现出来,在此情况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能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思维。就当前情况来讲,对学生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内容。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思维可视化情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情境;小学数学;课堂重建
引言
思维可视化,即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与思维导图形式,将复杂抽象的思维意识、思考方式与路径呈现出来,以供学生参考讨论的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创新数学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导学生构建科学数学思维模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思维可视化情境下,创新与改革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与效果,将是现阶段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遇到采用单一教学模式的问题。这是因为许多老师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起着一定作用,因此教师不愿意放弃这种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尽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传统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很难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也很难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热情。结果,许多小学生不愿学习数学知识,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无聊且难以理解,特别是难以学习,这将影响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将不利地抑制小学数学教学成果的表现。
(二)师生互动不足。
受传统的师生观念影响,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采取更为严肃的态度,教师认为应该保持自己的权威,以便小学生可以更多地遵循老师的指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小学生会害怕老师,即使他们有疑问或想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不敢举手说话,这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并且老师也很难理解小学生遇到的问题和疑问在第一时间进行数学学习,以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导致学生处于无聊而无聊的学习环境,受学生年龄因素的影响。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很难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且学生不会在快乐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数学教学方法不能称之为一次成功的数学教学。
二、思维可视化情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
(一)任务驱动,启迪思维内在活力
小学生往往好奇心比较旺盛,探索欲极强,因此,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项目式教学。即:布置各种课堂任务,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并带着任务、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开发自身思维能力与思想活力,研究探索数学思维与知识内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研究,必须具有时效性与可行性。也就是,一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认知,实现教学内容与目标的生活化,这样才更利于学生理解问题,从而方便得出有效结论;二是任务完成必须要有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项目研究,以带给学生紧迫感与压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潜力,而不是无限期的拖延问题,最终不了了之。
(二)在创新中加强思维可视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实现,不仅能促进学生在思维上的解放,也能为学生的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路程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讲难度比较大,如小华从家去学校,步行需50分钟,骑车需15分钟,他先骑车,在离家9分钟时,自行车坏了,只好从那里步行去学校,他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在此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出来。这种方式的运用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同时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能借鉴这种方法,运用同样的方式解决。思维可视化的方式能将遇到的问题运用图形、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实现学习中进行思维上的转化。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实现更深层次的提升。
(三)通过动手操作展现数学道理
动手操作活动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可视化教学策略,因为小学生可以全面观察各类素材,分析这些材料的操作方式,然后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展开相应的叠一叠、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使其在此过程中生成数学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来提炼具体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切实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去分析、建构数学道理,由此保证数学道理的可视化。如此,则可让小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更易于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使其有效内化数学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这一动手操活动也可及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及时进行直观想象。
结束语
思维可视化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方向与策略,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水平,建设高效课堂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思维可视化情境下,研究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与建设策略,实现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不仅十分必要,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汪婷婷.浅谈“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2.
[2]尹喜珠.浅谈“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J].学周刊,2018(03):92-93.
[3]张齐华.“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J].江苏教育,2017(2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