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井克
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阳凤小学558401
摘要:基于激励策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也是拓宽学生思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措施。在满足学生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落实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同时,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激励策略 小学数学 教育教学 有效运用 分析
引言
激励策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已经被教师逐步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数学这门课程本身就较为抽象和复杂,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面对这门课程时,往往内心是排斥的。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必然能够缓解学生学习时的紧张感以及自卑感,让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缩小数学课堂的两极分化现象,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融入激励策略具有三大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小学数学主要以数字的计算以及图形的认知为主,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使得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出现了困难。而教师对学生适时的激励,则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存在的阻碍,勇敢地面对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二,有利于从被动压迫式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以严厉、批评式教育为主,希望学生能够在压力之下学好数学。但是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虽然会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可所有的学习都是被动地进行。一旦脱离教师,学生不仅不具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缺乏学习的能力。而激励策略,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一旦学生产生了这种内驱力,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第三,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仅靠题目的训练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激励策略,则是帮助学生建立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的有效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融入激励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教师在应用激励政策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应针对全体学生实施激励策略,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局限于学习优异的学生,也要对学习不认真、不听讲的学生实施激励策略,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改善学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吸收数学知识,内化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注意激励策略的应用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激励策略时要注意应用环境。要在学生提出质疑后使用激励策略,这样一来能够在学生对自身能力与学习方法产生困惑与质疑时,予以学生及时的指导。在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时,对学生给予指导与激励其实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激励策略的应用时机。在学生遇到困难、自我怀疑时,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策略引导学生摆脱困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学生及时的激励,帮助学生及时消除恐惧心理,摆脱学习困境。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激励策略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行为举止入手,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要对其采用激励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
(三)举办竞争类活动,适时对学生激励
竞争实则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是其好胜心是非常强的。一旦形成竞争性的氛围,学生就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日常数学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内部组建竞赛类的活动,尽可能地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继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氛围,不断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这一节课程时,主要是以计算为主,需要学生了解加减乘除各个运算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算时的规律。如第一部分需要学生了解加减的意义以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如“324+268=592”,那么如何迅速算出“592-268=?”“592-324=”的答案?第二部分是乘除意义以及关系。如“3×4=12”“12÷3=?”“12÷4=?”第三部分则是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如“32+54÷6-5=?”,很明显这三部分内容讲解是由易到难的。在学习完整个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题目,题目就分为这三个等级,保证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到班级的激励竞争中。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同学计算得又快又准确。班级的前三名上台分享学习的经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要忽略中差等学生的测验结果,在学生参与比赛时,多关注这类学生,适时地拍拍肩膀,语言鼓励,使得这部分学生能积极地参与。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小学数学都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加之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难以有效得到提升。为此,教师要采用激励策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励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在真正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应用激励策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清连.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79):57-58.
[2]成丽.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6):146.
[3]杨斌.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