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 高勤勇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改革教学模式
        高勤勇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岳张集镇中心校    232174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改革教学模式,要深度符合现阶段教育方针。基于新课改的推行,自主学习模式应运而生。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它直面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基于此,本文围绕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随着掌握数学知识的逐渐增多,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数学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抓好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进行有效思考,高效的完成学习内容,从而为推动核心素养下进行深入教学来奠定基础。
一、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创设教学情境不是讲故事、出示图片那么简单,教师必须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容,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尝试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当然,为了避免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方向而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实验问题:底面积、高度相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如何衡量它们的体积关系?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自然会尝试分析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体积关系,从而找到方法来计算圆锥体的体积,实现自主学习的要求。
二、多方法解题,促进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题目有多种解法以及多种计算过程。教师在遇到可以使用多种数学方法解题的题目时,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勇于表达自己的解题想法和解题步骤,不要拘泥于自己能够算对这道题,而是要多听听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寻找最简单的解题方法。只有学生掌握的方法足够多时,在面对数学题目时才能够如鱼得水,选择最合适、最简洁的方法来解出题目。在同学们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无形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自己的方法与别人方法的不同之处,哪种方法更节省计算时间,下次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应该如何选择解题方法等。

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多方法解题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对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来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日后碰到难题时,能够选择方法之一解题,所以多方法解题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本道题,而是关注到解题方法上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多方法解题能够让学生了解思维的多面性和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于自己解出这道题,而是要聚焦到题目本身,通过各种方法解题来增加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
三、渗透数学思想,锻炼数学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具备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在自主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进行分析、思考,有效抓住知识的本质进行理解,促使其数学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抓住有效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首先要对数学思想运用进行示范,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等。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还要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让他们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在实践中锻炼数学学习能力。
四、组织动手操作,强化探究能力
        从学科的特点来看,很多数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仅通过直观的观察很难准确地理解相关知识。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不同形式的动手操作活动。例如,在“观察物体”为例,在“我说你搭”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根据他人的描述用几何体进行搭建活动。从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可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出发,不断强化开放性学习活动的思考性与趣味性。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正方体,然后对学生说:“如果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是个什么几何体呢?”马上有学生回答:“一个正方体”。然后,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正对学生摆出了一列小正方体,学生从正面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但后面隐藏了好几个小正方体。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配合,由一个学生描述,另一个学生根据描述的条件摆出相应的几何体。最终,通过这种开放性的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从而在层层推进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也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分不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汪金怀.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究[C].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119-120.
[2]李志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6.
[3]刘文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