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佛子镇睦象小学535426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
【内容提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质疑发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疑”产生“欲解疑”的渴望,“欲解疑”调到“思考”,“思考”显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必然更好。因此,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质疑本”,预习时不仅做生字词句的圈点勾画笔记,还要在此基础,把有关语文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带着疑问听课。比如,首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全篇,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设计一些层次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疑问归纳分类提供给全班学生,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在“质疑本”上写“听课笔记”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切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延伸。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学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她美何处?学生们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与学生的质疑发问,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里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比如:如何认识作者的写作目的,发现作者的偏漏和失误,对作者的观点提出异议,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如何进行推理判断等,这些问题要跳出“因循守旧”的框架,所以要学生树立“标新立异”的观念,从不同角度不同地方进行思考和分析,用自己独特的思路设计真实反映自己的所想所感的问题。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含义时,也掌据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可见,抓住锲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提问要按总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想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首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是什么呢?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辅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在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是容易解决的。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思维的提问
灵感往往是一闪即逝。学生求异思维也常常有一刹那的表现应该立即锁定他。适时点拨使学生获得新知时尝到成功的甜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学生的创造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喜欢自发主动的做一些事来表达某种感受,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思维尚不能完全内化,而是以动作的形式外显,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引起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诗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哪些耐人寻味的哲理。又如:在教学《祝福》中,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抱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是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之处。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固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是说,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教”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仅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生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总之,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经过积累感悟,熏陶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与逐步提高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会螺旋式上升。“不愤不名,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