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徐州市星光小学 2210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模块,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从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通过阅读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让学生为学生之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很多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要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也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以及掌握并运用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文字性的内容缺少一定的理解,老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同时,在课后的阅读作业中,老师要和家长及时地做好沟通,要将阅读作业落实到位,在学生回家之后,学生家长要定时地抽查学生的阅读任务,找出其中的漏洞,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利用绘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老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小学的学生,在培养其阅读兴趣时,老师可以根据相关的阅读绘本,从选择阅读材料、趣味化阅读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为学生打造趣味阅读课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积极地进行阅读。绘本中的图画信息以及颜色等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了解到阅读的魅力。此外,老师还可以将绘本中的内容进行部分地拆解,让学生通过老师给出的内容,对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发展进行补充和探究,这样一来,学生会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会不自主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容能够深刻记忆并进行较好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此外,老师还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后和学生一起学习绘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要围绕学生进行,这既是新课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必须践行的教学主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将学生的地位进行明确,将自身引领者的作用进行充分地展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对文章内容进行主动地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文章的结构以及作者的情感走向。创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和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在课后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新时代下,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育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这是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对于阅读文章的意境并不能完全领会,此时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时,对于抽象且隐晦的古诗词意境,学生很难真正意会和把握,因而不可避免地就会影响阅读效果。若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直观展示,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去感知,对诗词描绘的画面有直接的感受,不但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四、家长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监督
在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要对学生的课业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一些家长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小学知识可以进行辅导。家长们在学生做课后作业时,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监督,了解学生不会的地方以及频频出错的地方,如果家长有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反之,家长可以和老师进行及时地沟通,告诉老师学生在进行课后作业时出现的薄弱环节,让老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的更改自身的教学计划。家长除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地检查之外,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及时地检测。例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阅读一篇课外的文章,找出其中的关键内容。家长对学生的不断督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小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结语:阅读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学校教学时,要不断地引入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相关的情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此外,在课后,老师还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将 家校合作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展现,实现课后督促学习,检查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祁越. 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6):P.26-26.
[2]江玲.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0(00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