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钧
上虞区丰惠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一步步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走到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新的高中体育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施教观念和传统的简单粗略的运动方式,制定新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学生体魄、完善学生素质为动力和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重视良好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运动观念,全方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教学 教学水平 创新策略 改革思想
高中体育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发展学生从日常的体育锻炼中收获新的知识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学习到更多优秀的品质,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永不言弃的毅力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一、革新观念,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传统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比较重视竞技运动的教学,以自我为主导而进行强制化的要求,在严厉与硬性的课程股管理与实施中,给学生们留下了枯燥而痛苦的经历和印象,把身体健康的观念束之高阁,忽略了体育课程对于运动锻炼的本质价值,缺失了对于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格完善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全面改革,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圣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体育教育教学的宗旨如果有所偏离就会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在课堂上,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学生本身则是学习的内因,在新课标的正确指示下,应该逐渐摒弃“比赛至上”的陈旧思想,舍弃“教师为大”的封建立场,革新观念,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站立在全体学生科学运动与健康的角度设置课堂内,以保障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得以锻炼,每一位学生的精神都得以舒展,提高所有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下,关注教学的过程、观察学生的变化,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从意识和形态中彻底的纠正以往的错失,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基础和民主观念,互相了解与配合,助力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结合教材、活用器材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学生在长久的单一的训练中感到厌烦和疲倦,教师教的无活力,学生学的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糟糕的现象,突破窘困的境地,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结合教材,但不死盯教材,配合器械,更要活用器械。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现有的场地器材,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以愉悦身心为前提,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并更够充分的结合教材和灵活的使用器材,现在全国大多数的高中都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场地,还提供有跳神、抡绳、毽子、沙包等娱乐性运动器材。
所以教师要适当的调整学生们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这样是能够有效的提起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和活力的,每一种运动的方式和技巧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规范的教学,清楚的讲解并时刻注意学生们的姿势和动作,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要领,也能保障在合理的运动范围内安全的操作并提升自己的能力,锻炼意志,促进与器材和场地的共融,加强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在实际的开展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内容吃透并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转化。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自身修养,严以律已,为人师表;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口令清晰宏亮、要精讲多练,给学生以完整美观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概念。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才能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集中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增强意志,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和练习,助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塑造更完善的人格和品质。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适当调整训练强度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可能有一样的两个学生。高中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但是毕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在高中学习的巨大压力之下,体能还不够充足,人格也尚未健全。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般说来,高中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稳定和持久,注意范围也有所扩大,他们能比较集中和持久地注意他们所要学习和面对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学生由于脑的发育基本完善,智力水平迅速发展,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思维情绪的表现多为积极、亢奋;但他们在的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主观臆想易占优势。这就形成了他们易冲动、易走极端,易表现自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和错误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励他们思考。启发诱导他们去分析理解动作的要领,适当调整训练强度。根据不同的特点加强加深指导,及时的点评与鼓励学生,从训练与精神各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锻炼身体的同时,配合挖掘身体中隐藏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主观能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四、增强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程往往以反复的跑步和体操作为主要的训练主题,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单一而死板,缺乏互动与灵性,使得学生感觉体育课程疲惫而枯燥。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了对于体育无趣的固定思维。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与互动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所以建议体育教师采用情景互动的模式和组团学习的模式,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有趣的问答互动来诱发学生的思考,可以通过形象的示范和模范来产生互动和交流,可以安排分组合作的比拼进行友谊赛,用心的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一场的教学环节来传递知识,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运动和锻炼中来,从实践中发觉问题,总结反思,创造出活跃的课程氛围,实现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精神刺激中学习新的训练动作、有用的身体知识、感兴趣的运动器材,并逐渐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教师用言传身教的力量实实在在的影响学生的心情和体内的能力,贯彻新时期的体育最求与目标。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育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提升教学,建立平等与民主、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的新型关系,致力于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锻炼学生的顽强意志,努力克服课程中的困难和训练中的阻碍,不忘初心,积极前行,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为健壮和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顾锦华.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3(24):38-39
[2]李玉.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