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文化的默契——展示课《火星——战争之神》之反思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潘蕾蕾
[导读] 一堂骨干教师带徒的全市展示课上,我正在执教第十二册音乐欣赏
        潘蕾蕾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浙江省 余姚市 315400)
        思源:始料未及的惊愕
        一堂骨干教师带徒的全市展示课上,我正在执教第十二册音乐欣赏《火星——战争之神》,整首曲子时长近七分钟。曲如其名,整首曲子阴霾,狂躁,极具张力,根据孩子的音乐素养,除了要素上的点拨之外,我采用了想象教学,音乐欣赏是拓展孩子音乐抽象或具象思维很好的载体。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整个音乐作品的形象主线应该是逼近——对峙——混战——惨淡——哀愁。结果在一开始上课,孩子们就抑制不住自己活跃的思维,只要一有强音就回答开战了,在没有得到我的明确肯定之后,就又会有孩子回答战争结束了。结果,一堂课始终都在和孩子们想象中的“开战”或“终结”的拉锯战中,整一堂“兵荒马乱”的音乐课。
        追忆:历史延伸的试教
        课后评课声中,我反思为何在今天的课堂中孩子的思维会如此的闻“声”而动。
        试教一:某班试教过程中,这首作品安排了近两堂课的教学,每一个音乐动机,发展出来的一个乐段都进行了细致的教学讲解背景解剖,最后孩子呈现出对整首作品较为完整的领悟。
        试教二:在另一班的试教中,课前进行了关于作品创作背景的讲坛式讨论,课中结合音乐片段加入了大量的时代背景讲解,因时间的限制,音乐完整性有所缺失,但理解到位。
        在展示课上,考虑到作品的深度,时间的限制,观摩的要求,为了凸显完整性,删减了大量的文化背景解读,压缩了音乐动机的挖掘,强调了战争主题的想象,从而导致孩子们一闻强声,就直奔主题。
        反思:作品背景的缺失
        音乐是一种积极的艺术,当音符落实到谱面,形成一度创作,是无法让欣赏者切身感受到的。当演奏家通过演奏时,已加入了自身的情感成分,所以听众第一时间所接触的其实是这部作品的二度创作。
        然而,欣赏者是主动体,在主动的欣赏时与音乐的心灵结合,所产生的作品才是最终全貌,可称三度创作。
        在长达六年的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常规音乐要素的讲解,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是感性、直接的,甚至是框架式的。随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不断形成,其对音乐作品欣赏的发展是有些主观和私密的。感知音乐的音响无需特训,但想要感知音乐的精髓,进行辩证审美性地聆听,不光需要一双音乐的耳朵,更要有文化内涵的注射。
        一音乐动机是创作时势的影射
        从时间的排序上,霍尔斯特最先构思的是第一乐章《火星——战争使者》。1914年发生了足以改变全人类的两件大事。其一,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成立,扭转了中国发展轨迹;其二,191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全面打响,拉开了人类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一幕。
        一战开战前夕,在号称“日不落帝国”的霸主英国国内,亦是一片惴惴不安。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部音乐作品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

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似乎暗示出军队在行进,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
        第一主题(片段1)
        紧接着第一主题的背景音乐,叠置和弦的处理彰显狰狞之美,旋律低沉而压抑,一开始微弱到几乎捕捉不到,有一种令人不安的蠢蠢欲动。固定的军队行进节奏不断反复并且越来越强大,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战云密布的图景。而且异常庞大的乐队编制,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使音乐如岩浆般沉宕;旋律级进回旋上升,又似乎包裹着即将喷薄而出骇人力量。
        音乐的第二主题(片段2)
        乐队的全奏已经显现出排山倒海的气势,众所周知,英国在19-20世纪一直是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其民众傲慢优越感异常强烈。尽管音响气势上震人发聩,但细究旋律,却不是明亮的大音程跳进,取而代之的是晦暗小二度迂回半音级进,似匍匐前行。
        音乐第三主题(片段3)
        乐曲行进到相对安静的片段,为的是突出此时的特殊音响——色彩乐器大号、小号。但始终伴随其下的是规整弦乐擦弦节奏,还是明显让人感觉到前行。
        二主题的Montage(蒙太奇)组合是作品背景的强调
        蒙太奇的手法普遍运用于电影艺术当中,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音乐中亦不乏蒙太奇的身影,如果说《火星——战争之神》的三大主题是霍尔斯特对战争的设想描写,那随乐队全奏的轰鸣之后所展开的主题交织就是一部活生生展现于眼前浩荡战争电影。
        此时对欣赏者而言已进入了音乐欣赏的三度创作。轰鸣声一落,乐曲出现长达1分多钟的第二主题迂回半音级进与第一主题如影随形,与其第一次强势出现不同。此刻的音乐不带有任何傲慢,狂妄。随后而至的第一主题推动音乐由弱及强,硝烟由浓变烈。
        紧接着半分钟的主题三重现,号角声催促着军队的前进。主题二不断刺激着欣赏者紧锁眉间,不得不说主题二中附点的运用产生了很好的推动感,音乐厚重亦流动,犹如岩浆一般,缓慢却饱含力量。
        第一主题的节奏由始至终的叩击着欣赏者的心灵,霍尔斯特对主题一从一而终的运用。对于主题蒙太奇式的组合,使得欣赏者在时间上跨越了从酝酿到爆发的纬度,在空间上穿越了整整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度。
        三乐末轰鸣是背景时代的结局
        在全曲进行到最后一分钟时,出现了一个极不和谐音程,且长至8拍。相比之前的震撼音效,此刻的音响似利刃直捣人心。音乐并不止于此,遂即而来的是20次乐队全奏,且不按固定节奏定式演奏,音止而意存!霍尔斯特曲终采用的并非终止感很强的和谐音程,余音让人恐惧萦绕久久不能抽身。果然在21年后,德国的迅速崛起,再度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此乃后话。
        这是一首浓墨重彩的作品,没有前期文化背景的解读,很容易让孩子们的思维“脱缰”造成一开始所陈述案例的局面。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不应该固定孩子的思维,不能具象化音乐,但是不同作品不同处理。在十二册的音乐作品中,有大量的类似作品,如《魔法师的弟子》、《波斯市场》、《晨景》、《思乡曲》等等。
        欣赏音乐作品,要告之创作背景,才能使感悟自由心生。不仅需要基本的音乐知识,更需要丰富的文史知识,才能让感知变为一个立体面,同时使作品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积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