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初中 533400
摘要: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以人为本、以德树人的核心教学理念,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实践课堂的有效教学和学生自我学识的积累,获取与历史相关的知识、学识、意识以及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培养
引言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人的价值和作用高度的重视,有效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对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有所期盼,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平等,促进理想人格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时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课堂地位被动
现代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体现有一定的要求。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并没有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双向性。自多媒体技术出现以后,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缺乏课堂交流互动
在以往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学生自觉地成了教学活动的客体。在课堂上,学生遵从教师的教学命令,对教师对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由于与教师产生一定距离,从而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不敢进行质疑,将教师提出的观点在潜意识中认为是正确的。并且在教师讲解历史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时,即使同学们发现教师出错,也不敢对教师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出,很大程度上干扰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情感教育
通过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带领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中,要在加强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加强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养成,使得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实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不断提升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
(二)引导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培养历史人文的思维
历史的人文思维是学生人文意识和人文思想的根本,也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素养之一。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引导学生形成历史思维,使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是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适当的点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归纳历史知识、比较历史内容,进而使学生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用人文的意识思考历史内容。“人民创造历史,人民书写历史”,人文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人文思维模式下学习历史,这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创新教学方式,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
历史注重对过去事件的客观描述,以简单、直接的叙述方式为主,其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文学作品不同,缺乏华丽的词藻和生动的描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发掘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感知,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性,是增强历史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得到转变,不再过分专注于文字的修饰和内容的表达,从而达到对历史教学本质的探索。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与教师接触最为密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形成影响。学生在青春期很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课余时间多读历史类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内容,激发学生热情
初中的历史教材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还有很多生动的图片内容和一些教学视频链接。多加观察可以看到这些图片之中不乏宝贵的人文材料。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不断提高历史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锻炼识别隐藏在教材之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可能这些学习内容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通过深度挖掘就可以看到这些内容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些内容不仅将课本的内容更好连接在一起,逻辑上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而且可以通过结合图片和内容加深对历史课本的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考纲和课程标准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加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魏鑫彦.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6):8.
[2]杜俊娥.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知识文库,2019(22):141+143.
[3]赵银花.初中历史教学融入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9(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