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万木荣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万木荣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中心小学   51689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品德素质。小学阶段, 是学生价值观树立、认识外界事物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道德与法治是引导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内容。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前言: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道德与法治》属于一门活动性学科,主要教导学生如何构建朋友关系,为学生普及法治意识,教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技能。在小学阶段,更为重要的不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而是设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一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才,而不是高能力低素养的社会蛀虫。在实际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师要合理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推动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一、精心准备课堂,梳理教学思路
        在实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为更好地通过理论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当精心准备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授课准备。在正式开展教学课堂之前,教师应当渗透挖掘教材中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认真、仔细分解课前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与流程,确定好每一个环节与流程中应该做什么。从而实现教学的有的放矢,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小学阶段,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很难将精神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课堂上,在实际教学环节设计时,教师要遵循学生这一认知特征和规律,设计有弹性的教学环节与流程,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紧随教学节奏与步伐,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在为新课做准备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这些问题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例如:以“吃饭有讲究”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饭前要把手洗干净的科学道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促使学生明白吃饭时要讲究个人卫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学会文明礼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依据教材上面的活动四,引导学生争做餐桌上的榜样,从而促使学生掌握餐桌上的礼仪,以及在吃饭过程中如何做才是符合用餐礼仪,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礼仪。在榜样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深度学习相关教学内容,恪守餐桌礼仪,记住相应的礼仪规则,在以后的用餐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形象,从而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二、渗透名人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并且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能力也较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全部吸收与转化教学知识,但是,对于故事内容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

对于这一认知特征,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渗透一些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一些相关的故事,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在穿插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的故事和内容一定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促使学生能够找出内在的联系与关系,从而通过故事引发学生思考,避免学生只停留在故事层次而没有深度思考教学内容情况的发生,避免本末倒置。另外,在穿插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故事具备积极性,避免故事中存在消极的因素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引入故事时教师要筛选故事的内容,保证故事的质量。最后,对于插入的故事,并不是越多越好,要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将故事当做开展教学课堂的工具,而不是全程讲故事。
        例如:以“早睡早起”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何为早睡早起以及早睡早起的意义,树立早睡早起的意识,促使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鲁迅在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鲁迅在实际学习中发愤图强的意识。但是,在穿插故事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讲解鲁迅为什么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以及该如何正确效仿他,避免学生在课桌上刻早字情况的发生。
三、联系实际生活,实现德育渗透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还要注重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所学知识理解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实现理论落地,通过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是,在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与传授,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记忆虽然有效,但是无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利于学生深度理解与认知,教学效果与质量可想而知。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将教学内容密切关联,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将理论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案例,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例如:以“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促使学生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在导入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红路灯”“禁止乱扔垃圾警示语”“禁止乱涂乱画警示语”等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这些警示语的意义,让学生回答这些警示语蕴含着哪些规则,以此实现教学内容的导入。为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与思考如何缺少必要的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通过想象让学生明白规则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总结: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精心备课,梳理教学思路,在教学相应的环节与流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名人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联系实际生活,渗透德育,加深学生理解。
参考文献:
[1]强爱萍.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才智, 2020, 000(004):31.
[2]宫本环. 让情感之花在品德课堂上绽放——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 新校园(学习), 2018, 000(004):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