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黄佳梅
[导读] 对于逆向思维而言,主要是指将原有的常规思维完全颠倒过来,
        黄佳梅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533400
        摘要:对于逆向思维而言,主要是指将原有的常规思维完全颠倒过来,从已有思路出发,反向展开思考,寻找解题方案。数学题目本身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各个环节之间存在联系。如果一直应用常规思路,在某些题目中就会受挫。因此就需要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提升解题效率。
        关键词:逆向思维;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应用
引言
        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够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构建起更加完善化、体系化的问题思考能力。当前的初中数学学科教育及其解题教学,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普遍存在忽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问题。如若不及时纠正和改善这一问题,则很难实现对学生全面化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一、逆向思维的概述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一种求异的思维。它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者观点进行逆向思考,深入探索问题的相反面。逆向思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固有思维的束缚,从常见的、常规的思维中脱颖而出,最终帮助人们克服定向僵化的思维模式,促使人们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反向的思维模式合理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将问题合理的分析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中,我们最常见到的是正向思维模式,所谓的正向思维模式就是从问题的本质出发,从正面出发,通过知识总结和分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但正向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求异能力,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以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二、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换思考角度,做到简化问题
        克鲁捷茨基说:“在逆向思路中,思想并不总是必须沿着完全相同的思路进行,而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死板,通过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断转换自己的思考角度,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举例来说,
        (二)突破解题常规,巧解数学难题
        对逆向思维在数学题中的应用,要突破常规思维,敢于从逆向推导中解决难题。通常,在面对解题方法烦琐的应用题时,可以换个角度,从逆向思维中来尝试解题。对于应用题,利用常规的解法,主要由已知条件,寻求未知目标。但一些题目情境较为复杂,正向求解困难大。比如,在学习“方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以往教师会为学生给出不同的条件,让学生求出结果,在当前的反向训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直接给出结果,让学生得出相应的条件。借助这样的手段,就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反向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果采用反证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假设,最终匹配出合适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的能力锻炼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让学生未来在遇到不同的数学题目时,也可以一针见血地找到解题要点,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三)加强反向训练,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具有很多种的,其中就包含逆向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只是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对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逆向思维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初中数学老师在为学生进行定理、定义、概念的讲解时,要利用知识的可逆性,培养初中生的逆向思维,给学生提供一个定理,让学生对逆定理、否定理进行证明,判断是否正确。在讲解证明题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结论开始逆向推理,查看结果是否是已知条件,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并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关注题设条件,促进发散思维养成
        逆向思维的培养,需要强化学生发散思维意识。对于数学题目,教师要关注学生多维化分析题设条件,拓展数学求解思路。很多数学公式往往是需要学生记忆的,但这些公式,很多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导致求解时用错。对于这些公式,可以从逆向思维分析入手,探析题设条件,将解题目标与题设建立有效关联,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遇到复杂问题时懂得灵活变通,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斌.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9(04):94.
[2]孙平安.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9(04):96.
[3]朱冬生.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