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珠
南安市柳城小学 福建 泉州 3623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教学理念。该教学理念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小学数学教师要应用生活化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数学。笔者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应用了挖掘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策略。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对这些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驱动着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经验,没能有效地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活动,导致生活化教学效果不佳。立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着力探究适宜的教学策略。具体总结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如下:
一、挖掘生活化的数学资源
生活化的数学资源是有效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的依据。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笔者一般从如下途径入手挖掘数学资源。
(一)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
现实生活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础,有着丰富的数学资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不仅可以保证数学资源具有生活性,还可以保证数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学生是体验生活的个体,同时实施生活化教学是为了使学生们建构数学与生活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因此,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自主地挖掘生活化的数学资源。
以“1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凑十法”是学生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此项内容的掌握离不开数学工具。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工具是有限的,对学生探究算理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解决此难题,笔者鼓励学生们从生活中搜集玉米粒,在课堂上通过摆弄玉米粒探究加减法过程,获取数学现象,感知算理。
(二)从网络空间中挖掘数学资源
网络中的数学资源是极为丰富的。随着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大部分家庭安装了电脑,学生们也在体验生活的时候对电脑进行了操作。立足学生们的发展情况,在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笔者鼓励他们应用网络渠道挖掘数学资源。
以“圆”为例,了解圆的研究过程,是学生们深入理解圆的基础。此外,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要求。对此,在预习阶段,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挖掘数学家研究圆的过程和结果的任务。
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登录网站,搜集与圆有关的内容,通过自主阅读,对圆建构初步认知,做好杂课堂上深入探究圆的准备。
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活动
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是生活化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挖掘了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要据此创设多样的生活化活动,点燃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在生活中学到有用的数学。
(一)创设故事讲述活动
讲故事是教师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新颖的教学方法,便于调动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知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前,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搜集数学史的任务。数学史是数学家对数学知识进行研究的内容,是具有故事性的内容。所以,在开展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之初,笔者鼓励学生们自主地利用挖掘到的数学史内容讲故事。
比如,在组织“圆”教学的时候,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们自主地讲述课前搜集到的内容。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致高昂,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数学课堂上。而且,在数学故事的作用下,学生们对圆建构了初步的认知,便于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设实践操作活动
实践操作是学生们探究数学现象,借助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的主要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早已提出了做中学的要求。实践操作活动是践行做中学要求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开展生活化的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联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们实践操作。
以“5+7=?”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指导学生们操作课前搜集到的玉米粒,一堆摆出5个,一堆摆出7个,之后,从7个中拿出5个放到另外一堆,或者从5个中拿出3个放到7个中,借此发现数学现象。在数学现象的作用下,学生们轻松地探究到“凑十法”,实现对数学加减法的深刻理解,为有效地锻炼数学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实施日常数学计算教学的时候,笔者还鼓励学生们摆一摆、数一数搜集到的玉米粒,借助直观的数学现象获取计算结果,提高计算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走进生活中多种途径地挖掘数学资源,并在课堂上根据挖掘到的数学资源创设多样活动,使学生迁移生活经验,探索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正奎.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上),2019(02):127.
[2]谢应平.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与探讨[J].华夏教师,2018(3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