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朴馨梅
[导读] 数学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下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朴馨梅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实验小学校     134400   
        摘要:数学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下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占有着极大的比重。而在数学的教学中,较为基础的便是计算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数学的学习基础,关系到学生们数学整体素质的提升。笔者结合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这样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入门阶段,是学生初步构建“数”与“形”这一知识生态体系的关键环节,此时加强计算素养的渗透,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与把握数学知识本质,提高数学综合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以往的“题海战术”等计算教学方法与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容易产生思维定式问题,影响了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因此变革计算能力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一、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的体系下,数学一直是主要的教学科目,要想学好以及教好数学,首先要对数学这一学科本身有所理解。作为一门理科类的学科,数学在整个理科类的学科中可以说是基础的学科,在日后的物理化学等课程中都有所涉猎,而与其余的理科课程所不同的便是其思维逻辑性较强。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基础能力对于数学的学习可以说是重要的基础,在思维逻辑的支撑下,数学逐渐建立起严密的框架,而计算作为辅助,在数学思维的引导下对于人的逻辑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养都有着一定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们的全方位成长。
        二、提升计算能力的实际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变化
        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自身能力的“主战场”,如何利用短短的40分钟可以说是教育界一直以来的问题。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人们更多地意识到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而这样的“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激发出了教育界的活力,越来越多的新式教学模式逐渐涌现出来。作为教师的教学对象,小学生们自身的特点便是“好奇”“好动”“活跃”却有着略显低下的能力,体现在数学上便是他们对于数字的敏感度以及数学思维上的问题。为了让学生们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需要综合考量学生们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保证学生们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放在课堂上,高效的听课是学生们学习提升的保障。
        例如笔者在对于学生们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时便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对“加”和“减”这两个概念进行“描述”,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概念,随后再通过漫画的形式来促使学生们自己去进行计算。在这样的过程之后,学生们便能够在较为活跃的情况下对于基础的计算有一定的认识,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口述来说有着更为直白且高效的概念传达,同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专项计算训练,提高基本计算能力
        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主要包括笔算能力、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等基本计算能力,如果忽视了口算或估算等基本计算能力的训练,只是训练学生的笔算能力,那么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基于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要针对口算与估算等不同计算方式进行专项训练。
        针对口算能力的训练,教师将常用的一些计算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指导学生平时多思考、多训练,不可一味贪图快而忽视了口算的准确性,如平时可以定期为学生设计一些口算题目,让他们进行反复训练,同时还可以采取“视算”“听算”以及小组比赛等多种口算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口算训练的兴趣。针对估算能力的训练,可以用来初步检验笔算结果的准确性。如,针对“8.14×0.98”这道计算题,通过估算可以初步判定其值小于8.14但是又非常接近8.14,并且结果有4位小数,末尾的一个小数为2。基于上述估算,如果最终计算的结果不符合这一基本特征,那么就可以判定计算结果出错。
        (三)强化训练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了计算的规则和计算的道理,如果此后不及时加以练习,那么学生的计算能力只能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实际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多数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往往会对学生采用题海策略,想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计算来促进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但这样的方式经常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计算产生厌烦的情绪,降低计算的效率。科学的规划是训练学生计算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骤,为学生选择有价值的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在减轻学生压力的情况下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数乘法”时,首先需要科学地为学生规划习题训练计划。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转化的思想。教师在开始训练学生的小数计算能力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数乘法的运算,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好小数点的具体位置,接着再辅助学生计算出小数乘法的积。在这个过程中,最考验学生的便是如何确定积的数位,特别是学生在面对积的个数不够时,应该如何进行“0”的补充,在点上小数点之后,又应该如何在整数的部分补充“0”,这都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0.1×1=、0.1×0.1=、0.1×0.01=、0.01×0.001=、0.1×0.0001=、0.1×0.00001=、0.01×0.01=、0.01×0.001=”,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点的位置。
        结论:总之,计算能力是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能力,会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立足数学算理学习,从丰富数学计算方法出发,积极开展专项计算训练,同时还要注意提倡简易计算,培养学生规范的计算习惯,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降低他们出错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6).
        [2]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
        [3]文晓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