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卓桂林
[导读] 小学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卓桂林
        福建省尤溪县八字桥中心小学  福建三明 365117
        摘要:小学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小学阶段的科目教学中数学与科学都是比较重要的两门学科,并且这两门学科都是属于自然科学属性,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现阶段小学的教学中进一步将小学数学与科学进行融合和关联思考作为教学的新方向。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作为中心展开讨论,分析两者融合的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学科学;融合;可行性;可操作性
        引言:
        数学与科学两者的关系十分的紧密。首先,科学是阐述和介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客观世界以及相关联的各种现象;而数学则是人类通过对符号和文字的理解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抽象理解和推理证明的过程和结果。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两者在进行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提供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从而推进双方的发展与进步。
        一、教学目标进行融合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实践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所以想要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应该更加重视这两门学科教学目标上的融合。
        一方面小学数学科目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另外一方面小学的科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涵养。这两者在总体的大方向教学目标培养上存在差异,所以进一步的找到两者有关联的融合点是平衡教学目标的关键,从而使得教学实践达到高度统一[1]。比如说: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比例”这一章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将科学与数学的知识进行相互结合,四年级的科学教材中有关于“影子”这一现象的科学解释,所以教师在遇到类似的教学情境的时候就可以将此作为前提进行课堂的导入,不仅仅能够用学生更加熟悉的题材来进行知识讲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影子”在阳光下的变化与数学比例知识进行结合讲解,教师可以将影子的长度设置为未知数“X”,并且告诉学生影子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了解这一现象的情况之下进行数学解答,进行影子长度的求解。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科学知识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知识,从而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建立学生对于自然科学学科的兴趣与喜爱,减少对于学生一昧“做题”教学的禁锢,使得学生对于科学、数学课程产生害怕心理。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科学是对于客观世界的阐述与说明,而数学则是通过人类智慧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解析。
        二、教学实践进行融合
        教学实践作为直接进行知识讲解和传授的过程,小学数学与科学进行融合发展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2]。而且两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需要数据证明、实践活动操作之类情况。所以小学数学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科学活动、以及科学实践中的各种数据来进一步辅助教学。比如说: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统计图”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与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融合,三年级的科学教材中“水与空气很重要”,在科学课的开展中教师会教育大家要进一步的珍惜和爱护所拥有的空气与水资源,而数学课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此作为基础,来展开情境教学,让学生们立足于科学知识的基础,来展开对于周围水资源的调查,比如教师组织在校园对损坏的水龙头、以及每分钟损失的水量,从而做出统计的数量,让学生对于损失的水量有更加清晰的数据概念,以及进行月份、年份的浪费水量进行计算,从而立足于数学知识点的内容之上再进行学生节约、环保意识的加强。


        三、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中涉及到的很多知识点都是与计算、测量、图形等知识相关联,所以许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也是秉持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改革和更新,这是十分不可取的一种做法。所以,在现阶段小学数学与科学有进一步相互融合的教学发展趋势,教师也要根据这一趋势,从而进行教案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变化。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比如说:小学数学五年级有一章节的知识点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的科学实验来进行组织学生开展学习。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一般情况下为5-8人;从而布置给每小组的任务,课堂主题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告诉学生相关的参考物品:如“土豆、香蕉、西红柿”之类的物品,从而让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并且根据讨论的结果,制定出来一份报告;其次,在制定完报告之后,可以将计划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例举,并且可以在课堂上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最后,小组的成员可以去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并且最终算出不规则物品的体积,教师在这种时候要进一步的担当起来辅助和组织的责任,帮助学生算出不规则物品体积。然后在课堂上请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实验的发言和总结,从而将本章节“不规则物品体积的测量”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享,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享受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
        总而言之,可以创新教学的模式,不必恪守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利用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方法,发挥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性,利用学生精力充沛、以及求知欲旺盛这一系列的特点,从而有秩序的去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开展,让学生在主动、自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和吸收知识内容。
        四、学科教师之间加强协作
        因为小学数学与科学都是属于自然科学属性的学科,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作为这两个学科的教师可以加强学术上的探讨与交流,从而进一步的促进知识点之间的转化以及推动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小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都是由一名教师独立开展课堂,把握课堂节奏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但是在遇到知识点有交叉或者是有关联性的时候,数学与科学课程教师也可以进一步的加强合作,两者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展,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说:在小学数学三年级“平均数”这一知识点与四年级的科学“小车的运动”可以进行结合,在这个时候两位教师就可以进行合作教学,将平均数与小车的运动两者知识点进行结合,从而开展课堂,数学教师可以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科学教师就可以更加生动的进行小车运动实验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到该节课堂的知识点与内容,从而使得理解更加的容易,以及不一样的教学氛围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提高对于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作为中心点,分别从教学目标的融合、教学实践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学科教师之间加强协作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叙述。知道了现阶段小学数学与科学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的进程,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涵养与科学涵养。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得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能够更为密切,从而以学生作为中心点,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特点以及阶段特性,选择更加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模式,从而对学生开展逻辑思维以及科学理论的培养,实现对于学生全方面、更加综合性的课程培养和能力锻炼。
参考文献:
[1] 曾莉莉. 探寻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点[J]. 四川教育, 2020(Z2).
[2]顾沈楚. 从"数字平衡"到"力的守恒"——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融合的实例研究[J]. 试题与研究, 201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