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栽下苹果树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费恩银
[导读] 曾听说 “三只苹果改变世界”的故事:第一只苹果诱惑了夏娃,
       费恩银
        江苏省仪征市新城中学  211400
        曾听说 “三只苹果改变世界”的故事:第一只苹果诱惑了夏娃,人类开启了农业化时代的文明;第二只苹果砸中了牛顿,开启了工业化时代的文明;第三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开启了信息化时代的文明,可见“三只苹果”的内核是改变和创新。习近平同志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可见,创新成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基石,作为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学科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契合学生创新思维激发的定义域
        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在发现-提出-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循环活动中得以发展和强化的,数学教学专家史宁中教授曾经说:“什么是好的教育?就是能发现问题+会思考问题+会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是教师教出来,而是学生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结合自己的思考,逐渐产生经验,感悟而得,因此“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首因。教师通过“造境”,制造悬念,让学生困于问题,处于想知而未知的状态时,【1】洞察学生思维深处,探寻其思维的合理性。例如,如何测量铁塔的高度?如何利用销售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最大利润?某些随机事件是存在的但概率却是0?等方面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进一步探究的动力,让思维在解决问题得到训练和拓展。
        二、设置开放性问题,拓宽学生创新思维值域
        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宽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没有思维深度和宽度的问题是数学课堂的垃圾,不仅让学生失去思考的兴趣,更会失去时间思考的动力,何谈创新?!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值得学生在思维的值域空间中细品、领会、纵横驰骋,促进深层次理解,探寻数学问题的本真。例如要证明△ABC∽△DEF,教师可以提供条件:已知∠A=∠D,还可以添哪些条件。让学生进行画图讨论,这种开放性留白式提问,帮助学生将所学相似性知识全部思考应用,启迪学生思维自觉进入寻找问题填白的状态,甚至于探究出新的结论,获得意外收获。这比老师直接提出条件的“封闭问题”更能调动各层次的学生参与结论的探究之中,自主思考。
        三、开展数学实验实践活动,培育创新思维的衍生点
        数学家米国藏说过:“在学校学习的数学知识,毕业一两年后九忘掉了,然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等,却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人终生受益”。

因此,初中学习数学决不能停留在刻板的理论之上,要让数学知识“活”起来,丰富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通过各种数学教学环节的创新和应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通过“做”数学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感悟数学的真谛,发展数学思维和启迪智慧,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测两地之间距离,可以用哪些方法?全等、相似、勾股定理……,教师鼓励学生多想,并动手操作,学生在参与数学知识学习和运用中获得启发、自由探索、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勇于质疑、善于表达和反驳才能创新方法,让简单的测距问题成为创新思维的生长点和衍生点,使学生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性和应用型的现代化人才。
        四、开展趣味性问题,保持创新思维恒久力
        思维也有疲劳的时候,繁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更能使部分意志力薄弱的学生退缩,因此老师在实时提出一些趣味性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灵动与魅力,例如:,数学家们研究发现,弹拨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长度,绷得一样紧的几根弦,如果长度的比能够表示成整数的比,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和谐,例如,三根弦长度之比是15∶12∶10,把它们绷得一样紧,用同样的力弹拨,它们将分别发出很调和的乐声do、mi、so,研究15、12、10这三个数的倒数发现:;再如“黄金分割”的生活实际中应用及表现等等,让学生学习之余,深感数学的美无处不在,趣味性不亚于其他学科的特点,知晓研究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品质,激发创新的潜质。
        五、应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收获创新思维的附加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媒体,正一步步地向教育的各个领域深入。计算机以它操作简易、反馈及时、交互灵活等特点,为当代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唤起了新的生机。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创设出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仿真交际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数学研究氛围中,例如,利用几何画板研究图形运动路径,变量之间关系……,让静止呆板的图像变得灵动直观,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的广度,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内化建构,利于学生发现和验证创新结论,激发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想数学的欲望。
        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定还会有第四只、第五只……但是,它们会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吗?它们会被掌握在中国的学生手里吗?只要我们在课堂根植“创新”理念,深耕“生本课堂”,我们就一定能在课堂里栽下苹果树,终有一天,中国人会握有改变世界的“苹果”。
        
参考文献:[1]陈园园. 基于问题的有效导学策略[J],初中生世界·教研版2016(10) :39
江苏省仪征市新城中学 费恩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