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及内容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何玉桃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教育越发重要,
        何玉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总场幼儿园,83120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教育信息化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

1 幼儿教育信息化优势
1.1 情境逼真,图文动感,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3-6岁的学龄前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直观的,喜欢在情境中学习的形式,并且生动的、形象的逼真可爱形象更为激发、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多媒体课件里,声音、图片、视频、音频以及用手触屏操作的完整融合,更能让幼儿从视觉、听觉、感觉多方位、多层次、全角度得到了满足,更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1.2 近观真实,便于幼儿理解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3-6岁的学龄前幼儿正处于直觉形象思维的阶段,可以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直接的观察进行学习,在科学领域活动中尤其明显。例如:科学领域活动《小蝌蚪长大了》,该活动目标是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各阶段的形态变化以及生活环境。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借助单一的图片来介绍给幼儿,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效果,有的幼儿还因为害怕青蛙的外形特征而不感兴趣。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小蝌蚪演变的视频资源,幼儿能观察到蝌蚪演变到青蛙的完整过程,更加直观性、真实性,再配上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精细的教学讲解,便于幼儿的观察、探索与理解,大大增强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3 直观明了,易于理解,方便幼儿操作
        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便是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尤其在数学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来说有一定的枯燥、单调、难理解,甚至相对抽象的,尽管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我们会利用教玩具的辅助,或者纸张操作的配合,但是并不能完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欲望。
2 幼儿教育信息化内容
2.1 教育观念现代化
        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以科学的教育观念为指导,遵循学前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学习观。学前教育阶段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阶段,必须采用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需以游戏为主,游戏活动能够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潜能。学前教育阶段应重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发展、确保健康成长,应注意培养幼儿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所必须的生活习惯和态度,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阶段应树立家园互动的教育理念,形成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2.2 教育内容现代化
        幼儿园必须充分考虑3~6岁幼儿的认知特点,避免教育内容“小学化”。对幼儿成长来说,幼儿园的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全面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内容包括健康、社会、语言、艺术和科学五大领域,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发展。游戏活动和生活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内容,开展游戏化学习,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让幼儿从生活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从参与中学习。幼儿园教育内容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幼儿初步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素养,注重环保理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道德情感。
2.3 妥善应用软硬件设施
        首先,对“互联网+”视域下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51。在“互联网+“环境下,要通过统筹规划提升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的顶层功能,可以更快捷有效地承载管理人员、幼儿、教师的各种信息,以达到教师、家长、幼儿多方面的共享操作。所以,“互联网+”学前教育课程顶层设计通过科学的层次架构,采取企业服务总线的计算机技术以提升不同种类数据之间的共享,达到异构系统的通信与兼容,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互联网+”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顶层架构包括数据层、应用层、交互层,各层间能够通过使用lnterface(接口)实现通信,对用户的数据处理结果和逻辑业务请求进行处理若是某一层出现改变则不需要对其他各层内容进行改变就能够维护和升级让数据服务器进行重组的部署和运行。其次,“互联网+”视域下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要深入研发重点技术。“互联网+”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用户多、数据多、功能多,既涉及传统的应用软件,也涵盖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为真正达到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共享化、智能化、自动化,可将数据库、应用软件架构、交互界面开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学前教育中,让各个部门间业务彼此联系起来科学设置数据内容避免出现重复及不良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是改革与创新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前教育效率与质量的重点。现阶段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与制约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的发展。
3 结论
        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幼儿园管理及家庭教育方式的改革,实现了学前教育信息化,提高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效果,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丰富教育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前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实现学前教育现代化有助于办好新时期的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健康发展,实现学前教育公平与优质。
参考文献:
[1]罗伟,吴际.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与反思——以广西为例[J].教育导刊,2020(12):36-43.
[2]王艺.浅析教育信息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J].考试周刊,2020(92):159-160.
[3]程剑霞.浅析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7):192-1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