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探寻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邵一新
[导读] 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有效课堂,要求教育者能够立足新时期的学科教学需
        邵一新
        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中心校安达石明德小学 河北承德 067602

        摘 要: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有效课堂,要求教育者能够立足新时期的学科教学需求,基于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全面落实学科教学目标。
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有效教学指导对策,以期推动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引 言:
        新常态下,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释放课堂效能,成为当前各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广泛渗透,组织各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围绕核心素养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框架,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得到创新发展。语文学科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渗透核心素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语言积累目标达成要求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词汇、语言技巧,这一步旨在为语言应用奠定基础[1]。如,在《葡萄沟》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尝试积累文本中涉及到的新词汇,比如“五光十色”、“茂密”,尝试自己查阅工具书,理解词意;再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运用了拟人化表现手法,“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学生可以尝试摘抄这些句子并且赏析,积累语言经验。为了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在阅读教学指导中可以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如《燕子》一文中关于燕子外形和飞行特点描写的内容十分生动、有趣,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者熟悉的动物参与仿写训练,逐步内化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养成提出了要求,语文教育在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方面本身就具有很大优势,尤其是在审美教育素材方面,语文教学素材给学生提供了审美欣赏的广阔空间,内在美和外在美联合起来,使学生参与到审美思考与创造中来[2]。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重点关注语言文字的审美教育,使语言学科的魅力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赏析教学引领学生参与审美学习过程。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文学语言的特点,无论是古诗词的凝练、生动、隽永,还是现代应用文语言的准确、规范、流畅、和谐、朴实,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审美体验。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可以充分体现审美教育的渗透,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课教学中,文本的前四句以景物描写为主,描写的景物包括“枯藤”、“老树”、“夕阳”、“瘦马”……这些景物看似常见,但是又不寻常,透露着悲凉、哀戚的文学审美特征,文章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全诗用词抒情上无一点累赘。在指导学生诵读和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审美鉴赏的重点,如上文提到的关键景物,分析景物特点,解析情感态度,体会古诗词深刻的意境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3]”但是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知识和技能教学,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低下、语文素养水平提升缓慢。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教师主动给学生提供创新思考和联想、想象的广阔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营造合作讨论的民主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碰撞关系;还要立足生活化视角,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学习活动,让思维培养起源于生活再作用于生活。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是落实“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目标的有效举措,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善于利用提问环节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考方向,不断推进教学进程,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效率。如,《司马光》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文本中“司马光砸缸”的环节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因此教师可以直接就这一情节抛出问题:“假设你的小伙伴和课文中的孩子一样掉进缸里,同样情景下你会怎样解救他?你的方法和司马缸的方法比较哪个更好呢?”,以简单的假设情景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再如《少年润土》一文中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细腻、生动,结合“我”与闰土不同的生活环境,你能尝试描述比对闰土的外貌描述“我”的外貌吗?贴合文本内容扩展想象与联想空间,引导学生创新思考,符合语文思维培养要求。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4],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突出民族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挖掘语文学科内容中蕴含的文化要素,以学科知识教学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为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文言文、古诗词等教学内容强化传统文化渗透,实现知识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双重教学目标,构建新型小学语文课堂 [5]。比如教材中的神话故事素材,对小学生具有很强吸引力,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这些深化故事所体现出来的传统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内涵,为德育目标落实提供了契机,甘于奉献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没有消散,反而和时代精神融合起来,成为引领我们成长与进步的“领航员”。通过挖掘学科教学素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引领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给小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深入解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是我们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事业建设的举措。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应该实现转变和突破,不能再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教学指导兼顾多元教学目标落实。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同时,灵活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语文课堂,给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知识学习和思维品质提升并重,突出文化要素渗透、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本研究尝试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展开分析,旨在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晨.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探究[J].教育观察,2017,12(20):32-33.
[2]罗海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21(07):142-143.
[3]周梦霞,徐华军.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单元整组教学[J].辽宁教育,2017,22(03):132-133.
[4]赵言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02):103-104.
[5]李学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J].学周刊,2016,32(32):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