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4期   作者:张红芳
[导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张红芳
        南皮县鲍官屯镇鲍官屯小学 河北 沧州  0615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国家教育部也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应该结合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从大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引导老师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加快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课程;教学方法
1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1教育氛围缺失,教学环境落后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部分地区教学设备相对陈旧、数量较少。资金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信息技术教育耗费很高,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硬、软件建设,特别是农村学校根本没有机房,有些学校的机房设备是上级很早配发的电脑严重老化,甚至报废,根本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虽然部分学校负责人意识到了建设校园网并不断更新升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和更新,致使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质量低下。其次,师资力量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水平的限制,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匮乏,专业化发展严重滞后。在基层学校中,很多学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信息技术课程由其他教师兼任,教师专业知识欠缺,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很多学校也不重视在岗培训、信息技术教研等,加上教学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学校负责人管理方法单一、落后,导致绝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热情遭受打击,再加上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导致信息技术教育的初级教学环境建设氛围不浓。此外,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和各种学科的整合认知不够正确,从而导致其教学观念畸形。
1.2教学方法片面,实践操作性不强
        在小学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基础的课程教学,有效地结合了信息知识和技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时期,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养成的阶段,受教育者尚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信息树立一个正确的导向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无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层次教育,德育教育更是沦为一种口号,这一系列的问题对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1.3学生兴趣缺失,创新能力不足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具备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适应性。在这一阶段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任课教师具有显著的依赖性,书本知识的内容架构严重局限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导致在知识授课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提出的有效教学策略
2.1设立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知足学习,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又是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设立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情境,并从情境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相关操作。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学文字编辑,编排我的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经历过写作文或者写日记时出错的情况,出错时是怎样进行修改?修改是不是会留下印记,从而导致作文版面不美观?从而引出“用电脑写作文”这一话题,并展示已按要求排版的作文《罗星塔》(横排和竖排),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要用电脑写一篇这样的作文需要哪些步骤?并根据该步骤写篇关于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作文。通过设立情境进行教学,将教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立情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点整合能力。
2.2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我国在小学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资源还较为匮乏,这就要求每一个老师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资源,将每一个资源都发挥到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教材方面,老师应该合理运用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及时的了解课外信息,补充延伸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设备方面,学校积极完善学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老师和学生也要利用好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积极主动的学习;师资方面,老师应该积极参加教师资格培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好在教学过程中有话讲、内容精。教学资源的匮乏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阻碍,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给予重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
2.3创新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程通常采用多种形式的媒体作为教学途径,包括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探索与求知的精神,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动画来阐释教学内容,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动力,能够使学生们在枯燥单调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墨守成规和习惯性的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起不到良好的作用。这种做法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任务就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生动形象的传递给学生,而照本宣科似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到了固定的框架当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听。第二,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作为教育客体,学生不能有效地发散思维,存在着各种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抹杀。第三,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很难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被扼杀,最终导致这门课程难以学习。第四,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充分的理解。
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是小学学科中的必学科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加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信息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凡英.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 02 期 .
[2]李俊莉 .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年 11 月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