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课例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4期   作者:林美春
[导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林美春
        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      福建 福州  350200
        [关键词]同理心;技巧;言语训练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人际相处和沟通中,“同理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理心即同感、共情,是指在人际沟通中,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的想法与情绪,然后把这种体验与理解传递给对方。学生认识同理心,了解同理心,在生活中运用同理心,有利于提升沟通技巧和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目标】
        1.了解同理心和同理心在人际交往中的意义;
        2.掌握同理心的技巧;
        3.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素养。
        【活动重难点】掌握同理心的技巧。
        【活动准备】电影《头脑特工队》片断、视频《同理心的力量》、课堂活动卡片。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初识同理心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电影《头脑特工队》片断
        师:忧忧用了什么方法使冰棒不再沉浸在悲伤中?
        生:忧忧理解了冰棒的感受。
        师:理解他人的感受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同理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同理心。
        (设计意图:视频片断生动有趣,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初步认识同理心。)
        二.概念认知:了解同理心
        (一)什么是同理心
        师:有没有什么词或成语与同理心的意思接近?请找几个来形容。
        生1:将心比心
        生2:换位思考
        生3:设身处地
        生4:感同身受
        师:这些词或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与同理心相似。同理心即同感、共情,是指在人际沟通中,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的想法与情绪,然后把这种体验与理解传递给对方。
        (二)深入认识同理心
        师:刚才我们对同理心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我们来深入认识它。
        多媒体展示视频片断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及台词:
        当看到自己和小主人莱莉的火箭梦想玩具被清理到山谷垃圾堆里时,冰棒伤心地坐在地板上。
        乐乐: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有办法的。只要我们回到总部。(乐乐绕着冰棒走,拉着他的手想让冰棒站起来。)
        冰棒:(沮丧)我连旅行计划都弄好了。
        乐乐:嘿,谁最怕痒了,挠痒怪来啦。
        (冰棒没有任何回应)
        乐乐使劲扮鬼脸。
        (冰棒还是保持沉默)
        乐乐:哦,玩个有趣的游戏,你指出火车站在哪。然后我们一起去,很有趣对吧。走吧,我们去站台。
        (冰棒叹气,继续沉浸在悲伤中)
        -------
        (忧忧走过去,坐在冰棒身边)
        忧忧:我很抱歉,他们拿走了你的火箭。他们拿走了你最爱的东西,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冰棒:(眨眼睛开始回应)这是我和莱莉之间最后的信物。
        忧忧:你和莱莉之间一定有过很棒的冒险。
        冰棒:噢,棒极了(张大眼睛开始回忆)。有一天我们穿梭时间,那天我们吃了两顿早饭。
        忧忧:听起来好棒,莱莉肯定很喜欢。
        冰棒:是的,我们以前是最好的朋友。
        忧忧:是的是的(轻轻拍了冰棒的手臂)
        冰棒:(大声哭出来,深呼吸)感觉好多了,可以出发了。
        乐乐(问忧忧):你是怎么做到的?
        忧忧:我只是听到那些感觉很伤心。
        师:乐乐和忧忧都想帮助冰棒,他们表现不同,结果也不同。请你说说他们的不同在哪?
        生1:乐乐试图各种安慰,都没能改变冰棒的心境;忧忧只是说出了冰棒的感受,却成功了。
        生2:乐乐尝试了各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劲调动冰棒的情绪,都没能成功;忧忧只是跟着冰棒的感受走,说冰棒说的话,却让冰棒哭出来了,哭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情绪的方式,忧忧的方法更有效。
        生3:动作上有不同。乐乐围绕在冰棒身边,试图把他拉起来,失败了;忧忧则是坐在冰棒身边,和他一起难过,轻轻拍了冰棒的手臂,冰棒哭出来了,情绪得到了释放。
        师:所以,同理心就是像忧忧这样,和冰棒坐在同样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对方的想法,去感受他的感受,用语言的方式、动作等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传递给对方,让对方知道你体验到他的感受了,你理解到他的感受了。
         (设计意图:把视频中精彩片断用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比乐乐和忧忧的具体表现,在对比中加深对同理心的认知。)
        三.课堂训练:巧用同理心
        (一)同理心的技巧
        师: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同理心是有技巧的。

请观看视频《同理心的力量》,捕捉视频信息,提炼关键词句(2-3个),请说说同理心的技巧有哪些?
        生1:同理不是同情、同理能产生连结
        生2:换位思考
        生3:不下定论
        生4: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感受
        生5: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
        1.同理心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倾听: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在对方说话的时候,真诚、认真地倾听,接纳他的情况,不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不批评指责;
        (2)识别: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尝试了解或识别他的情绪,了解他的感受;
        (3)理解: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想,会是什么体验;
        (4)表达:表达和传递对对方的理解,陪伴和支持他。有言语表达或非言语表达两种形式。
        2.同理≠同情。同情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同理是双方在同等的位置上。同理能让双方产生连结。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的是同情,却以为是同理,今后我们要避免认识的误区。
         (设计意图:用视频作分析与示范,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学习同理心的技巧。同时,启发学生分辨同情与同理的区别,更好地审视自我,增强同理心意识。)
        (二)同理心的言语训练
        师:在同理心的技巧中,表达是关键。可以用言语,也可以用非言语。言语表达更形象。接下来我们进行言语训练。
        1.教师提供两个情境,供学生选择;
        情境1
        你的好朋友向你倾诉:期中考试卷发下来了,我又没考好,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怕我考不上大学,不敢告诉父母,为了供我上学他们拼命地赚钱,已经很辛苦了。
        情境2
        小丽在课上突然走神,漏听了一小段,赶紧去问同桌,刚巧被老师看见,误会她上课讲话开小差,当众批评了她。她觉得很委屈、伤心。下课时把这事告诉了好朋友你。
        2.学生四人一小组,任选其中一个情境进行讨论,分别扮演“你”和“你的好朋友”,侧重言语表达;
        3.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任选2-3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涉及两个情境);
        4.学生评点;
        5.教师对上述环节进行点评,同时展示为两个情境准备的答案选项;
        情境1
        A.一两次考不好,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要想开点。面包会有的,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的。
        B.你不用太悲观,这次好多人都没考好。
        C.你应该告诉你的父母,他们也许能帮你,和你一起想办法。
        D.你已经很努力了还是考不好。担心考不上大学。你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你。
        情境2
        A.哎呀,谁让你上课的时候讲话。这有什么好难过的。
        B.只是运气不好,小事一桩,不值得你这样生气。笑一笑吧,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C.没事的,我想到办法了。我们现在就去找老师解释一下。她一定会明白真相的。
        D.你被老师误会了,还被当众批评了,心里不好受。我能感受到你心里难过、委屈。
        6.组织学生选择并展开讨论:你最喜欢哪个选项?为什么?
        7.教师小结:以上选项分别是评判或指责、安慰、建议、同理。大家大多选择了D选项。为什么呢?因为D选项是用自己的话简单扼要地将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回应给对方。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在认真倾听,也可以感受到你能理解他,有利于拉近距离,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用自己的话简单扼要地将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回应给他,也就是简述语意,这是同理心的言语表达常用技巧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置和身份转换进行言语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言语表达的能力。)
        (三)同理心的实践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过去的生活中,好友向你倾诉时,你通常怎么回应?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
        2.学生讨论发言。
        3.教师点评:在我们身边,有的同学可能会遇到问题或困难,产生困扰。学习了同理心技巧,我们要提高助人意识,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他们。
        4.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助人小宝典》,围绕“遇到同学心理危机时,怎么做”集思广义。派代表展示内容。
5.教师小结:
        (1)真诚、耐心地倾听,让对方意识到你是可以吐露心声的合适人选,是一个安全、温暖的倾听者。
        (2)不批评、不指责.
        (3)表达同理。
        (4)表达支持:
        ①你不是一个人,我在这里(表示愿意陪伴);
        ②我可能无法确定你的感受,但是我很关心你,也想帮助你(表达关心支持);
        ③你如果难受可以告诉我(表示愿意倾听);
        ④我能为你做什么/我怎样才能帮助到你(表达帮忙的意愿)。
        (5)寻求专业帮助:鼓励对方直接寻求心理帮助或者陪伴他寻求帮助。
        (6)遇紧急情况应立即打电话求助。可以求助班主任、心理老师等,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设计意图:通过有意让学生回顾,使学生更深刻体验到同理心的力量,在情感上更愿意使用同理心,进而进行实践技巧训练,以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提升。)
        四.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都渴望被理解、被关怀。巧用同理心,倾听、识别、理解、表达,让身边的同学得到真诚的理解和热情的支持。
        【活动反思】
        本课的主题是同理心。同理心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技术,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技巧。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拉近距离。本课设计旨在通过对同理心的认识与了解和同理心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学生掌握人际交往中理解、帮助、陪伴、支持同学的能力。
        设计环节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知识与能力、技巧相结合,提升学生对同理心重要性的认识,实现对学生良好人际沟通素养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选材,切合学生实际,创设的情境真实常见,学生在课堂上易达成共鸣;课中,学生带着任务参与活动,积极思考,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语言训练中增强体验,掌握能力。注: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研究”(立项编号:MJYKT2019-11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