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春亮
古城区民族中学 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初中学生的教学课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智能性,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还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教学策略的引导,要深入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通过灵巧的教学方式,善于利用生活中实际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信息技术;农村
信息技术学科是农村初中小学学习的新的学科,和传统的学科有一定程度的区别,在农村学生的心目中一直是不受重视的科。首先是因为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养成比较被动学习的学习习惯,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较枯燥的理论学习科目对他们更是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农村存在思想意识落后,消息闭塞等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弊端。因此,这时候转变学生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来做出对以上现状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学生思想,改变学生学习习惯
1.重视学生心理情感引导,转变学生思想
面对为谁学习考试这个问题的时候,恐怕年有学生都会回答为了自己,是的,没人能够代替学生学习,要时刻告诉学生学习成绩不仅影响学生升入更高学府继续深造的学习氛围,更会影响你以后的就业问题。所以自己的学生成绩只能有自己负责,而学生因在小学时因成绩不佳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新的初中生活让学生更希望重新获得认可和鼓励,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的让学生感受到获取新知识的喜悦感,满足学生的被认可和被需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转变思想,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以良好的态度接受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学习能力。
2.赋予抗压能力,改变学习习惯
大多数的农村初中学生,都有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天赋的想法,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天赋这种想法可能是源于小学中的成绩不好, 或是找不到自我价值感和归存在感,就没有了自信心,在学习方面没有自信,反而有一种自卑感,抗压能力较弱,一旦碰到难题就放弃学习或则干脆放弃自我。[1]作为教师,要适当引导,比如,当某次考试成绩让学生情绪比较低迷,个别学生就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学这个科目,这时候就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批评他们,一起分析和处理考试失利原因,不要因为一个小的挫折而否定学习的过程和努力。从信息技术课本中的小操作入手,一个操作一个操作慢慢突破,给自己定下小目标,日积月累的学习来达到改变学习兴趣的目的。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的习惯,教师还可以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对于理论常识,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平台,筛选一些选择题和判断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机房来做一个测试,每天固定学习测试15个选择题和10个判断题,通过反复的碎片练习,让他们加深基础的知识点。对于相应的操作,教师可以整理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操作题,让学生在课上反复练习,让学生加深印象。
3.实行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农村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加条件受限参与性往往不高。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参与性。
比如,上课时,积极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回答问题踊跃,并且准确率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奖励该学生今天的作业可以选择性的进行做,用正向迁移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踊跃回答,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奖励机制的学习方法一直以来都能够提供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课堂,学生在奖励机制课堂的学习下,能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变教师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1.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立足课堂
针对于初中学生的基础差异,智力与理解能力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促使每一个学生均可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状态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收集、处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开展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测试,可以为评定学生技能水平提供一个统一化标准,通过测试,也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切实努力,才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同时,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习惯的改变,教师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的行为,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注重情境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相比较于其他的科目来说,难度系数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境式的引导,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信息技术有关Flash的知识学习时,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两段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讲解制作动画的一些要点和细节,并让学去制作一段自己喜欢的动画,从而去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对原本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并在脑海中对该知识产生一个主观性的印象,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加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本身属于一门活动性的课程,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在信息技术的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操作,多应用,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目的。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育中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主,按照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标。对此,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备显著的教育意义。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
三、结论
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更要响应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学习综合能力以及水平的提高。总而言之,正确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被推广以及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淑琴.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报刊荟萃,2018(02):52.
[2]黄培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7(23):102-103.
[3]严利平.聚焦课堂行为 促进有效教学——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4(11):186-187.
[4]李杰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