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言语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4期   作者:杨婧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皆开始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杨婧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皆开始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其中非语言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探索重点,同样也是与言语教学截然不同的一种高效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非语言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动作表情、目光和其他辅助语言的形式来进行乐理知识的传递与教学,具有灵活巧妙和细腻温和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特点,然后讨论了非语言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体现,最后探讨了非语言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应用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非言语教学;小学;音乐课堂;体现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完善化发展,推动小学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已成为了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小学音乐课堂非语言教学的特点分析
        1.1指示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非语言行为具有较强的指示性,能够通过不同的非语言行为来表达不同的教学含义,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跟从教师的指示,并且能够充分有效的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1.2调节性
        在课堂教学氛围较为低沉时,教师能够通过相应的教学非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气氛的积极化和主动化发展;在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活跃时,教师则可充分利用安抚和吸引注意力的教学非语言来平和课堂教学的气氛,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1]。
        1.3示范性
        在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时,教师的教学非语言通常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能够充分表现音乐旋律的节奏和形象特点,有利于教师更深入的带领学生进行曲目演唱和乐理知识的深入学习。
        二、非语言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体现讨论
        2.1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非语言教学形式之一,主要分为评价性手势、象征性手势、指示性手势、强调性手势、会意性手势、描述性手势和亲密性手势等等,分别能够起到不同的指示和鼓励作用,能够有效起到强调教学重点和知识内容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使用不同数量的手指和不同样式的手势来表示特定意义节拍和音调的快慢与高低。


        2.2头势语言
        头势语言指的是教师运用头部的运动来进行教学引导和指示,主要有颔首、侧首和摇头这三种类型,颔首的基本含义是表示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回答的肯定与同意,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具有微弱的否定意味;侧首主要有表示感兴趣和表示怀疑的基本含义,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继续思考和探索。
        2.3眼势语言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教学过程中,眼神都能够传递较多的有效信息,教师常用的演示语言主要包括环视和注视这两种,环视能够较好的照顾到班级体内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感受,主要在课程进行之前提问之后等环节使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愉快友好的交流,同时也有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注视主要是教师目光固定于某一位学生,一般情况下应用于授课、谈话和行为警示等场景,具有一定的课程教学推进作用。
        2.4面势语言
        不同的面部表情能够表现不同的情绪和心理,是师生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面势语言主要分为表示满意和感兴趣、表示疑问、表示严肃、表示惊奇和表示欢笑这几类,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积极的面试语言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充分调动小学学生的音乐学科学习积极性。
        三、非语言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策略探讨
        3.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可在正式进行课堂教学前进行课堂学习曲目或相关曲目音频或视频的提前播放,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导入,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音乐学科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2]。
        例如,在进行《林中的鸟声》这首曲目的课堂教学过程前,教室就可提前来到教室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资源的播放,以此来起到课前导入和讲解铺垫的作用。
        3.2增设表演环节
        曲目表演是一种将旋律和身体协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教学内容的切实感知和心理认同,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曲目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和感知,能够有效推动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非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行为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飞跃式提升,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增设表演环节,大大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向提高,以此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迎春. 汉语国际教育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陈洁铃. 初中音乐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