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研学旅行的开展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4期   作者:徐晟
[导读] 历史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

        徐晟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        
        摘要:历史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开展历史学科研旅行能够丰富历史教学的路径,优化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学科研学旅行的意义,分别从结合课程标准选定研学旅行的目标、明确历史研学旅行的实践内容以及明确历史研学旅行的实践内容等方面,提出初中历史学科研学旅行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研学旅行;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再加之需要学习记忆的历史知识冗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历史教学的效果不理想,通过开展历史研学活动,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时间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学科研学旅行的意义
(一)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只靠教师的单向信息传输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历史学科研学旅行能够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提供难得的机会,符合初中生学习的规律,可以保证历史教学的效果。历史教教师在研学旅行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研学旅行能够突破历史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将社会资源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调查,深入挖掘历史实践背后的故事,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可以锻炼初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材料,历史教学需要有足够的史料做支撑,学生在研学旅行参观各种纪念馆或博物馆时,能够与大量的史料密切接触,经由教师的正确引导,他们会围绕着具体的任务搜集史料,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水平。不仅如此,研学旅行还是一种集体活动,在此种学习模式中,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价值,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1]。
二、初中历史学科研学旅行的开展策略
(一)结合课程标准选定研学旅行的目标
要想保证研学旅行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历史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的课时安排,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精心设计教学的目标,凸显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主体地位。
按照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需要把唯物史观当作教学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让初中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上认识世界,提升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历史学科研学旅行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展开分析和思考,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

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与课程标准设立研学旅行目标,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历史素质,让他们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比方说,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时,教师可以围绕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秦统一中国》这两节课设计研学旅行的主题,带领学生解密天府之国,分析西南地区的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都江堰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体现?水利工程为何给古代中国带来深远影响?秦统一中国为农耕文明带来了哪些影响……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都江堰的研学之旅中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深入了解“天府之国”的渊源。
(二)明确历史研学旅行的实践内容
历史教师在设计研学旅行的内容时,需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把旅行的主题当作导向,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和探索的机会。为了保证研学旅行的有效性,历史教师需要把研学旅行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把“学”当作导向,把问题当作线索,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初中生的探索和深入思考,促进初中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
再以都江堰的研学为例,在学生到达研学地点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以往学过的知识,同时分析初中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为每一名学生发放研学手册,之后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5到6个人,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名小组长,协助教师的管理。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研学基地,在观看李冰的塑像时,让学生回顾一下李冰的精力,结合秦统一中国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思考。来到都江堰的观景台之后,先让小组成员为大家介绍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教师负责补充,之后引导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提问展开交流和讨论,同时设立发言的奖惩机制,提升活动的趣味性。通过介绍水利工程的原理,解读离堆是如何形成的,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都江堰建设的不易,结合“天府之国”的概念以及“天府之国”称呼的改变,可以让初中生深刻体会到农业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意义,感悟西南地区在中国古代的战略价值[2]。
(三)展示历史研学旅行的实践效果
在研学旅行快要结束时,历史教师需要根据之前设定的目标、任务以及预期效果展开对比和分析,分析任务完成的情况或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为今后的研学旅行积累经验,做好准备工作。
在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研学的成果,比如PPT、照片、调查报告以及研讨会等等。以都江堰研学旅行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展开研讨会,做好会议记录;让每名学生写一篇实践报告,各小组分别完成一篇相关的小论文;每两个小组为一组,共同绘制一条水利关系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思维导图;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每组制作一个PPT演示课件,并选择一名代表回顾下本次研学旅行的内容;举办摄影比赛,拍出心目中最美的都江堰[3]。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学科研学旅行,可以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提升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意义显著。为此,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内容,保证历史研学旅行的有效性,进一步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忠杰,谢龙清.初中历史学科研学旅行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09):37-39.
[2]陈娟云.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开发[J].教育观察,2020,9(27):10-11+15.
[3]张逸曦. 初中历史学科研学旅行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本文为绍兴市2020年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的研学旅行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