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浅谈小学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4期   作者: 王忠坤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成了当今小学教学的重点

        王忠坤
        吉林省集安市实验小学  吉林集安  1342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成了当今小学教学的重点。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基础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也是教育教学开展的最佳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提高全面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而小学生正是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教学中加强对于工作的开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小学教育教学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学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阶段相比,小学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天真活泼,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小学教育教学中不能只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也就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开展,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但是从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比如下面几点问题就是当今小学德育教育中常见的类型。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小学教师对德育教育没有引起重视
        从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来分析,部分小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或者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来自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考试制度的背景下,部分小学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评判学生的标准,显然这种教学观念是不科学的。同时,在这种以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教学中也无法开展德育教育,更多的时间都用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和“题海”展示,而学生只顾着一昧的接受知识,应对考试,德育教育的开展则受到了忽略。在这种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的教学中怎么能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呢?甚至还会导致小学生出现成绩好,但是行为习惯和品德差的现象,最终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是当今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出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在思想上比较幼稚,所以导致小学生的想法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重视。比如在教学上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教师往往都会反驳学生,并没有耐心的讲解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在德育教育上就更别提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得不到凸显。
二、小学加强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除了父母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很多小学生会把教师当作心中的榜样,当作学习的方向。因此,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不仅是促进小学生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在小学生的内心树立好榜样精神的体现。此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当今教育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而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正体现出了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同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只要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我国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和谐、文明。
三、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
        教学改革不仅仅是在教学模式上,在教材上教育部门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目前的小学教材来分析,教材中增添了很多德育教育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是为了使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得到提升。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教材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需要注重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这样才能在小学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开展。例如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数学家的故事,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家身上艰苦奋斗和奉献科学的精神。再比如讲解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通过多学科的结合来开展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提升,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处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很难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含义和道理。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想要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注重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亲身感受来增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所以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师要发挥好各个学科的优势,并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例如在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周围的社区、公园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打扫公园和社区的卫生,以此来感受自身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提升。再比如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主题活动,通过班级主题互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更实际的感受德育内容,感受自身道德品质提升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引入生活实例和故事进行教学
        德育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像学生的生活一样潜移默化的存在,学生的一举一动、思想都和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故事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通过实际生活和德育的结合感受德育对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而这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创新和改革的体现。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了某同学因为撒谎受到家长批评的故事,讲述了感动城市十大人物的相关事迹,通过一件件生活中的实际事件来帮助学生感受德育对实际生活的影响。这不仅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感受德育的重要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在选择事例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避免故事复杂导致小学生无法理解,同时也要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虽然小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对教师讲述的故事却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他们正处在好奇心强烈的时期。所以引入生活中的故事开展德育教育不失为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教学改革的体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不仅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也是实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体现,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认识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且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虹.论研究型德育课程在小学高年级的开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134-135.doi:10.16681/j.cnki.wcqe.201615102.
[2] 许力苹.刍议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外交流.2016,(35).32.
[3] 邓礼华.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J].小学时代(奥妙).2018,(4).15.doi:10.3969/j.issn.1671-2188.2018.04.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