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并举,激发思维——谈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4期   作者:刘文
[导读] 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其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积极探求数学奥妙

        刘文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龙潭镇茨德村完小 云南省曲靖市 655417
        摘要: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其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积极探求数学奥妙、深度感知数学魅力的意识与夙愿方可得到充分调动,数学思维自会向着更为宽泛、深入、多元的方向而发展。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诸多有效方法的应用,设计出更多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带动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实践、灵活感知中实现思维的激活、获得需要的满足,在解决数学问题、突破学习难点的成功体验中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学习实际,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多创设条件、提供机遇,使学生在多效并举驱动下,获得思维激活,实现夙愿释放,为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数学而提供助力。
        关键词:多效并举:激发思维:学好:小学数学
        作为一门基础性认知工具,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作用也无可替代。而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小学学生而言,其学习数学的能力与素养培育,与教师的科学引导、多元驱动、深度指引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只有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科学高效,学生的认知夙愿方可切实满足、发展需要才会充分实现。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从不同层面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识,并将更多高效、多元、丰富的方法引入数学课堂,带动学生在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内体悟数学的内涵与本真,达到全面激活学生思维,充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且,只有教师的教法足够灵活、多元,学生的学法自会无限丰富、高效,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也会向着纵深角度而高效发展。
        一、引入生活素材,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数学内涵
        数学是对于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而生活则是对数学的延伸与拓展。因此,针对教材中涉及的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教师应该以生活化手段、方式对其予以加工、整合、拓展,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生动、丰富多彩、活力四射,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欲望,并利用已学知识、已有经验对其开展分析、进行研讨、灵活解答。而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过程,也是教师有意对学生思维、意识、能力延伸、拓展、培养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引入生活素材开展教学指导时,也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的发挥,并加强对学生思想、意识、情感的激发,将游戏活动、网络资源、媒介素材、生活物品等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开展猜想,合作交流,互动研讨,在思维碰撞、意识激活中感知数学内涵,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获得认知夙愿的全面释放。例如,在开展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即时在课堂中拿出一个礼品盒,并告诉学生,这个礼盒中装着他即将送给班级某位学生的礼物。但是,老师感觉这个盒子外观太单调了,那么,如何对它进行装饰,才会使盒子既漂亮又精美呢?此时,学生纷纷提出可以用彩带、彩纸、丝带等盒子进行美化。于是,教师继续追问:谁能算出大概需要多大面积的彩纸,才能将盒子完全包裹起来,实现对盒子的美化呢?在蕴含生活气息的问题引导下,教师便顺势引入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在合作、探究、互动中进行对于长方体、正方体面积的学习,促使学生在积极且浓厚的学习兴趣驱动下获得思维激活,参与教学活动。


        二、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动手操作感知数学魅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其在思维、理解、认知等方面的意识、能力、素养依然不够完备,但是对于新鲜事物、数学问题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给予其科学引导、有效督促,促使其在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探究感知中提升其动手能力与探究精神。通过诸多直观性、典型性、趣味性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行观察、测量、猜想、验证,开展思考、研究、分析、体悟,逐步激发其数学思维与学习兴趣。同时,随着操作实践的深入,学生身心各方面潜质也会被充分激活,其身体各个器官都会得到全面开发,使感性认识培养与理性意识增强均向着更为健全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应对、解决生活问题、现实困惑的意识也会慢慢确立,进而在更好感知数学、深入理解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认识厘米”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借助直尺测量铅笔长度时,遇到了一个特殊情况,有一位学生的直尺不小心折断了,因为没有零刻度,所以无法按照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此时,教师灵机一动,引入新议题:如何利用没有零刻度的直尺来测量铅笔长度?并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在多次探索、对比、分析、研讨中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结论和方法,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切实提升。
        三、构建和谐生态,带动学生建立自主积极学习数学自信
        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异彩纷呈、巧妙多变、充满愉悦的,其既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性,又符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定位与导向。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和谐、民主、丰富、多元、和谐教学生态的营造、构建、创设,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能够各抒己见、可以尽情畅想、懂得与人争辩,从自己的站位出发,在讨论与互动中获得思维的激活与视野的拓展。而且,随着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会得到全面彰显,课堂的生机与魅力也会得到全面释放。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与总体定位,在学生参与讨论、进行发言时多给予其一定的鼓励、肯定、赞许,把课堂的发言权、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交流自己思想时敢于说真话、勇于讲实话,以全面释放其数学个性。真正爱上数学学习,树立强大自信,感受数学之魅力,体味数学之乐趣,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意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总之,学生对数学的学,与教师课堂的教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探求更为多元、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切实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感知数学魅力、体味数学内涵、认识数学价值、找寻数学奥妙,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为浓厚的兴趣、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数学学习中的困惑、疑难、问题,在突破一个个学习难点、化解一个个数学困惑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提升学习自信,深度塑造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黎阳.新课改下如何学好小学数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3.
        [2]李穆荣.浅析如何学好小学数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1):140.
        [3]丁银同.以人为本,学好小学数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3):205.
        [4]李树雨.学好小学数学,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8):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