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原王庄学校 044000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更加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音乐这一门副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热情并不高,特别是对于音乐欣赏课更是抱的可有可无的态度。现阶段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欣赏课活动中,用心聆听,感受音乐中的美,是广大音乐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现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一、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小学音乐欣赏被更加丰富的模块教学所取代,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实际需要,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音乐教学的各模块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虽然有不同的侧重,但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增进小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小学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多数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情况而逐渐分步实施的。这充分显示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意义,也使得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探索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和保障整体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和深化实施的必然条件。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新要求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重点教学工作之一,音乐欣赏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感官,将感悟、体验、思考、交流、实践等各项内容进行紧密联系,深入地引导学生们感受到音乐优美旋律背后的实际魅力,欣赏是我国自古以来对优秀音乐文化一种执念的挖掘,不仅展现了我国长久以来美育教学观念,而且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音乐欣赏教学中蕴含的积极情感,往往与小学生的实际观念相契合,并且将音乐要素内容有机的融入到了音乐本体中,仿佛一个真实情境的音乐世界,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其基础音乐技能的知识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真善美的认同感,将音乐欣赏教学与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紧密结合,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燃起学生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小学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体现为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高,也体现为审美与修养、文化底蕴等的综合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他们实施一种基本的美感教育。这种审美情趣的习得与美感的逐渐形成,对小学生未来的人格发展与科学世界观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如何真正突出以审美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时需要重点予以考虑的核心因素。
三、运用动情法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小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很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因此,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通过初听,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为了进一步听懂音乐,就要再次复听,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赏析,重点的地方要反复多听,目的是让学生从音乐的基础要素上去理解音乐,同时要有生活中的联想。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音乐课堂的情趣。
为学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即使有个别学生精神不集中,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作出调整。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 "动"的统一、优美,只需要与音乐情绪吻合,教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欣赏《春》,六个人一小组游春,不要求每个同学的动作都一样,也不要求动作如何优美。只要他们能被歌曲的情绪感染,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创造"春天"。而在欣赏完《孤独的牧羊人》后,要求每一小组推荐一人朗读歌词,朗诵时让他们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不要求语调统一,但要投入,最后还要谈一谈为什么这样朗读。
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如:欣赏苏联作曲家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我自制幻灯片,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将生活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幻灯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童话故事主题的理解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通过做,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其次,我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精选好音乐作品入课堂。人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试想在一个校风差,校风歪的学校里,学生将如何健康接受教育?这又何谈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呢?作为老师,对社会的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可以在这个音乐小堂里,精心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除了要让学生欣赏分析一些好的歌曲、乐曲外,还经常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佳品,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党的崇敬和热爱,感受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高尚情操等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如:在欣赏《天山风情》时,我播放有关新疆风景的一些画面,还让学生欣赏新疆的一些乐器,好听的歌曲,优美的新疆舞蹈,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结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动态过程。我们上好这门课,还需从教学中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