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翔
扶绥实验学校 532100
摘要: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按部就班地提高课堂授课的实际质量,增强课堂授课的效果。在小学阶段开展教学的环节中,老师应该知晓教学管理的关键性,明确教学管理当中存留的诸多问题,按照问题给出一连串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从而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与掌握,让课堂授课的效果和质量不断地提升,达成新课改下的授课目标,促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学管理;问题及策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也更加关注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并时刻观察着学校的实际教育情况,明确各个学校教育发展的具体动态。而小学的教学管理也慢慢被归纳进了教学的日程,变成了众多人员注重的关键内容,直接决定着课堂授课的品质与效果,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课堂授课模式,真正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铺垫了牢固的基础。
一、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尤为落后,缺少一定的管理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仍旧采用着十分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并未意识到数学课程的精髓所在,也不能切实了解到课堂授课的关键性,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意识,觉得自己只要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明确学生对于各种数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也不需要知晓课本内容的教授方式,这就导致课堂授课效果迅速的下滑,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老师对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没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不能真正理解管理工作和授课能力、专业水平的增强有着怎样的关系,只注重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却无视了教学目标本身的复杂性,无视了学生个性特点会对课堂授课产生何种影响。
(二)教学管理方式尤为单一,管理流程不标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对教学管理进行有效的改革,仅仅是局限于以往的授课模式上,只会让学生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学习着老师在整个课堂上所展示出的全部数学内容,专注的记录笔记,却无视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更是让师生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僵化,真正让老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掌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老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却并没有对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创新,更是忽略了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阻碍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让教学管理缺少了标准的流程,更是出现了不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完整的教学监管目标,这就不能确保课堂授课的效果,也让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增强产生了问题。
(三)教学管理评价方式单一,缺少教学导向性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老师并未制定出完善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仅仅是采用着单一的教学管理评价模式,这就不能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呈现出完整的评价标准,也不能精准的对课堂授课品质做出评估。在授课环节中,教学评价通常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注重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却无视了其自身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强,无法合理地评估所有学生拥有的特长与优势,让他们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就导致教学评价彻底失衡,缺少了较强的导向性作用。
二、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管理的开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套合理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深化新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推动学校学习型组织的设立拥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其是每一所学校能够成功进行管理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促使了新型管理方式的诞生,新管理又引领着教学管理制度的出现,广大教育人员一定要对小学教育当中固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作出反复性的审视,联系学校的具体情况,按照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将推动老师专业发展当做重中之重,将增强授课效果当做主要目标,将培养学生形成素质素养当做核心,将新课改纲要当做标准,将过程性评价当做基本的评价方式,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制度像是普通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做好重建,切实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体现出所有教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健全将增强教育品质当做导向的基本工作制度,让教学管理方面的实践活动变得越加丰富多彩。
(二)更新教学管理的理念
管理理念是达成管理改革的基础,是开展所有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管理人员对管理活动所持有的坚定信念和态度。在全新的形势下,若是想顺利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全方位、深刻地了解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位于世界性教育发展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明确学校管理的主要理念,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关键之处就是人性化,按照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秉持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来对教学管理策略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重视老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让他们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主动性获得肯定,从而产生一种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在对数据处理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时,老师就需要完成好备课工作,知晓数据处理的大致方式,了解自己的授课模式并作出创新,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回答,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以此来让学生对本堂课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及掌握。
(三)加强师生管理
老师与学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达成改革的重点,所以就一定要加强师生的管理。首先,就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举办培训活动,真正组建出一队甘于奉献、言传身教、将学校发展当做自己目标的优秀团队,带领所有老师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研究,以此来增强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其次,老师身为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管理改革当中的核心力量,其素质优劣确实决定着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程度。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环节中,就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明确管理立校和科教兴校的基本思路,在固定的时间举办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支持老师开展教学改革,寻找到课堂授课的全新形式,探索出和学生学习情况最为契合的授课方法,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人才培养观当做前提,把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授课效果的增强达成整合,真正开展素质教育。
(四)优化考试管理体系,举办激励性的教学活动
若是想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就需要设立完整具体的考试管理机制,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也应该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情况,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整个实践环节中知晓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明确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并且,老师还应当设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举办拥有较强激励性的课堂活动,让他们在活动当中体会到数学课程的本质,公正的评价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了解其对于数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切实体现出他们的所有优势,进而让教学管理更加具备有效性和导向性。比如,在讲解有关多边形面积的内容时,就能够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老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回答,只要回答正确就需要加上一分,老师则要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对学生们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来调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真正让其在这一环节中学习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数学课程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地科目,老师一定要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养成优质的思维能力。在授课环节中,老师需要重视教学管理计划的开展情况,知晓教学管理开展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转换自己的管理思想,研究出新型的授课模式,真正增强课堂授课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思琦.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时代农机,2018,45(11):159.
[2]徐欣. 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研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09-113.
[3]李希茜.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8(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