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宁
西安市未央区团结小学 陕西西安 710021
内容摘要: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在思想教育、布局谋篇、语言表达、题材选取等方面,都是学生习作的典型范例。我们语文教师就要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地调整课堂的教学时间,给读写训练的时间留得更多一些,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读得有效,练笔及时,从而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 读文赏文 学文写文
一、读文赏文。学生只有对课文读得到位,读得质量高了,才能为小练笔作好铺垫。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我做到“三读”。
一读是师生齐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交流。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整篇文章理解的程度,提高学生齐读的质量。我是这样做的:在师生齐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新词、不好理解的句子、特殊的标点、描写细腻的句子,文章的写作特点、结构、课题,以及你读到某一句话某一段时想到了什么等等,立即停读提问交流。如,读《草虫的村落》一课的第三自然段: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我就这一段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茂盛的森林”指什么?一个是从“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怎么样?此外,我在提问时是有层次的,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难度大一些的问题让中上游学生回答,这样更能全面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
二读精彩片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学以致用时有章可循。如,在精读时,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特点;围绕文章的中心如何选材、组材,遣词造句的;看到一篇文章,先想想题目中的中心词是什么,如果让你来写,你准备怎么写;这篇文章好在哪里……通过精读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更加活跃,写作思路更加广阔。
三读名家名篇。目的是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赏析文章,模仿名家的作品进行小练笔,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如,学完了《山雨》一课,我又和学生一起就“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方面,赏析了张爱玲写的《秋天的雨》。《山雨》这一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喜爱之情。而张爱玲写的《秋天的雨》这篇文章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但作者是借景来抒发自己孤寂悲凉的心情,以及萧条的境况。学完了《草虫的村落》一文,我和学生就“写作题材”这一方面简单赏析了汪曾祺写的《夏日的昆虫》。前者是一篇散文,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大量的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而后者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昆虫的知识。前者读了以后,让人很容易喜欢上昆虫,后者是了解更多的有关昆虫的知识。名家名作在语言运用方面都有示范性作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学文写文。在课堂上,恰当地选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才能更有效地落实写的训练。
我几乎每一课都有小练笔,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式进行训练的。
一是仿写。我选择仿写的段落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一些情感丰富、富有哲理的语段;语言优美,生动,深邃的语段;想象丰富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语段。如:“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是续写。选择续写的段落一般是能引起人无限遐想的语段。
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我让学生续写这样一段:“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学生们接着往下写,有的写到:走进山林,那个不是我的朋友?你好,高大的枫树,你甩着你那火红的头发,是在向我炫耀吗?你好,活泼的小野鱼,你在小溪里游来游去,为平静的河水增添了一分活力。你好,懒散的狗熊,你过冬的洞穴找好了吗?还不快去找。
(摘自郝晨晟的一篇续写)学习《中华少年》一文时,我选择这样一段让学生续写: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学生们接着写到:从广阔无垠的大海走来,我是海浪中的一条小鱼;从郁郁葱葱的森林走来,我是一只欢快的小鹿。(摘自伍嘉蕊的一篇续写)
三是借助图片影像等,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写作训练。
如,学完《草虫的村落》后,我及时出示了8幅各种昆虫活动的图片,学生边观察,我借机说:“在作者笔下,一个个草虫有情有义,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有气象员、有建筑师、有歌唱家、有游侠、有美女、有健身教练……该你们接着写它们有趣的生活了……”有的学生写到:在一棵参天大树的树干上,一个花色斑斓的的小甲虫正努力地向上爬着“嘿哟,嘿哟,快到终点了,我一定减肥成功了,把自己变成小蛮腰!”小甲虫坚定地望着前方。(摘自贾雨萌写的《甲虫的世界》)有的学生写到:瞧,那只身穿迷彩服的甲虫,爬上了那棵树的枝头。它仰望天空,一会儿和白云打招呼,一会儿和归鸟聊天。它两手比划着天空,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好像为自己的新画作找灵感。(摘自王梓慧写的《快乐的昆虫们》)
四是列整篇文章的提纲。一节课40分钟,落实“三读”
后,再让学生写整篇的文章是不现实的。我的办法是让学生拟题并列出写作提纲。如,学完了《山雨》后,我让学生回忆暑假期间下的那几场大雨,然后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再抓住景物的特点列出写作提纲。
此外,课堂上及时地进行读写训练,一方面学生学到了名家名篇如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的写作特点,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练笔中更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詹天佑历尽艰险勘测线路,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的爱国情怀,当学生读完“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这一段后,我让学生以“风沙中的詹天佑”为题进行小练笔。课堂上,学生们伴随着音乐自然走进狂风怒号、漫天黄沙的塞外,在丰富的想象中真实地还原了詹天佑勘测线路时的艰难情景,进而学生们一下子就走进了詹天佑的内心世界,被他强烈的爱国心所感动。
在学习季羡林写的《怀念母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季羡林在母亲临死也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的悔恨之情,我让学生以“等儿子的妈妈”或者“妈!我回来了!”为题写一小短文。学生们写出了这样的话语:在村头的一棵大榆树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望着远方,盼望着看到儿子归来的身影,她就是季羡林的妈妈。没见儿子已经八年了。冬天过去春天不知不觉又到了,老母亲依然每天都去村口守候好久,好久,她自言自语道:“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知道能不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终于有一天,她病倒了,眼里泛着泪花,干裂的嘴唇磨了两下,嘴里念叨着:“儿子妈想你呀!妈快不行了,快回来呀!”说着说着再也没有声音了。季羡林终于回来了,他趴在母亲的棺材上失声痛哭,“妈,我回来了,儿子不孝呀!如果有来生,不要什么荣誉,什么地位,我只要你……'”(摘自王梓慧写的《想儿子》)学生们通过想象还原当时的情景,从而在写中拉近了学生和作者的距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地深入了。
总之,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源头活水,教师要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读悟结合,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读写中享受快乐。
2020年12月10日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姓名:徐俊宁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02.24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西安 职称:一级教师 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实读写训练。工作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