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脉搏——运用“助学任务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30期   作者:覃志玲
[导读] 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师生间的交往活动淡化为知识的传递和反馈,

                                     
        覃志玲
                                                  
        广西柳州市北雀路小学  545002

        【摘  要】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师生间的交往活动淡化为知识的传递和反馈,教学设计更精致化,多来自教师如何“教”的研究,对于“学”的研究,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却甚少之。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有时导致学生课堂行为的从众与退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处于“去主体”的状态。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助学任务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让教师在教学中以一种条理性极强的方式开展教学,利用自己设置的助学单引领我们的学生,不同的助学单起到的效果不同,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合作,探究,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三助  学习力  

        在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常态课课堂上,年青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年青教师,教学方式较为简单,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较少,总体上课堂呈现这样的特征:面向全体、齐步前行的教学追求,弹性不够,难以兼顾两头;精致细腻、小步向前的教学设计,教师对于学生的扶持太多,挤压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如何改变语文教学知识唯先、模式僵化、主体失位的现状,实现学生乐学、会学、能学呢?【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对新课标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以“助学任务单”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实践与研究,通过 “助学任务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一种高效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力求不断探索运用“助学任务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轻负高质”的有效路径。
  自助、互助、师助——三助鼎力。
        “助学任务单”分为三类:以“预学单、助学单、延学单”三种形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中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任务单”是依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师的个性使用任务单达成学习目标,其中可适时增加情景创设、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活动,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学生学习更活泼。助学任务单强调三助。自助:倡导先研后教,在助学单的引领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助:设置合宜的任务驱动情景,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通过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形式,使得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多种互助学习形式得以互配实施。

师助:老师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的授课方式,以学定教,在正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腾出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导学单”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导学单”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2】所谓“导”就是引而不发,教师的相机诱导只是在学生约“迷津”处作启发式的点拨,问题仍然要学生自行探究、自行解决。而且这样的“导”必定应与学依性而存,相伴前行。
  1.导在课前――自主预习,扫除障碍
关于预习的导学单依文而生,托文而行。学生带着要求的预习不仅是课前的预热,更是对文本的初步感知,用它组织教学可以省去冗长繁琐的初读教学时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2.导在课中――自主探究,直奔语用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理念的支撑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科学的导学任务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充分接触文本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思考,还能减少师生间随意问答、照本宣科等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3.导在课末――读写结合,习得语言
        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言语习得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句、段、篇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读中学写。
        “导学单”是准确捕捉文本特点、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是细化学习任务、渗透学习方法的有效载体。立足文本,科学设计导学单,才能在教学中减少学生无效思维、无效问答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循序渐进地去自学,去实践,去运用,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课堂以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助学任务进行,让教学真正发挥出“助推”的作用,助推学生主动、积极、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助学任务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转变:学生爱学习了,学生乐探究了,学生愿合作了,学生创造力提升了。【3】助学课堂,教师不再以学定教,而是以学定“助”。教师准确地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根据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到达程度再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助合作、积极探究的讨论平台,让学生主动去合作、讨论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教师为学情把脉的一扇门,在学生思而不得、言而不明、探而不深时再确定需要讲什么、怎么讲,推门而入,教师把教学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实现“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4】生本教育强调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怒放。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就是生本教育体系。助学课堂基于课堂、立足课堂、改革课堂,有意义、有价值、有生机。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美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一贯.重构语文“学导课堂”的应然行和可燃性[J]语文教学通讯。2012(3)
        [3] 仲广群:《教学新密码》,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12)
        [4]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