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曲靖马龙供电局,云南 曲靖 655000
[内容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时期,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工业企业用电及居民用电量剧增,给电力供应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在电力供应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以电力配电网管理作为基础,促使这个终端线路能够稳定的运行状态,从而防止电压事故的产生。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做好电力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文章主要以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作为主线,提出能够优化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的措施,保障人们的日常用电安全。
[关键词]新时期发展;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重大的用电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对于社会综合发展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电力配电网在运行期间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从而引发电压事故,这就需要由电力企业加大重视程度,对其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及解决,实现配电网的平稳运行,促使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用得到提升。
一、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电容电流逐渐增加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电网建设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区域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在发展当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急需进行电网优化建设。很多城市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用电规模,城市居民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电网运行负荷增大,电力电缆的数量也不断扩增。部分城市在这种发展状态下开始进行电网改造,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在一般情况下,城市在改造电力电网的过程中会将架空线改为电缆线,促使电容和电流能够得到提升,但是在电流增加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单相接地现象,影响电弧的功能,甚至会引发得间接性过电压情况。还有部分城市在改造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利用的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较差引发电网瘫痪现象,不利于配电网安全运行。
2、受到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对于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多区域的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较差,促使整个电力系统所处的环境不安全。特别是部分区域的电网处于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区域,会经常受到大风或者雷电的影响,增加电网运行事故的几率。环境因素的产生对于电力配电网管理人员来说比较棘手,其难以通过人为操作进行避免,因此经常会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部分城市开发建设热点区域的配电网在运行当中也很容易产生影响,主要是由于区域人流量较多,供电需求非常大,也容易产生安全运行问题。
3、设备陈旧落后
陈旧的设备对于电力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来说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在人们日常用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虽然我国很多城市区域在发展当中具有较多性能优良的电力设备,但是电力系统存在网架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区域缺乏资金支持,在利用电力设备的过程中大多只能使用落后的设备,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导致区域内经常性产生断电等问题,在我国电网改革力度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很多区域的电网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还是会由于专业维护达不到要求等原因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了较大的隐患。
4、安全管理制度缺陷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由专项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基础,才能够规范人员的行为,让其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思想,重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体现。就目前的建设情况来说,很多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专项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针对人员的操作提出管理控制标准。电力管理人员存在安全意识不高的问题,其在实施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时缺乏对常规化运行的关注,在线路处于交叉运行状态时并没有针对这个问题予以解决。
安全管理制度缺陷的存在使得部分管理人员存在敷衍了事的意识,在实施电网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时比较随意,导致配电网线路容易产生烧毁现象。
二、新时期做好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1、应用自动化管理技术
自动化管理技术在很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其主要是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配电网的安全管理,防止在工作当中产生不必要的问题。电力企业在利用自动化管理技术时,需要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以自动化设备的利用作为支撑,辅助工作人员完成日常管理工作,还能够提高设备维护效用,减小动手操作,同时能够降低安全管理的难度。在应用自动化管理技术时,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图1所示的智能配电网体系架构设计方式凸显配电网结构的智能化特征,还要对体系架构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加大观察力度,防止在后期操作当中产生触电问题。
图1 智能配电网体系架构设计
2、合理规划配电网
对配电网进行合理规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后期维护工作内容,促使电力配电网整体结构保持较强的安全性。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不必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合理规划能够对这些不必要的工作内容进行限制,防止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产生过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能够对居民配电网设备的运行制定统一的方案,提高总体规划实效性。规划人员在开展规划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以电力系统的运行作为基础,调查居民的日常用电情况,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
3、及时更新设备
对设备进行更新可以为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保障,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结构得到优化。在电力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电力设备的管理力度,其不仅需要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还要结合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优化设备配备形式,展开安全管理工作,针对其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优化。在电力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发觉配电网中的变压器和电缆等硬件设备产生老化的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检查,在必要时需要更新设备形式,使其能够满足电网运行的实际需求。管理人员还要对设备的运行进行合理安排,让其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为供电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
4、做好日常安全管理
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来说尤为重要,这要求管理人员将安全管理制度内容落实到工作当中,尽可能减少问题的产生。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针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加强安全风险控制效用。其需要对职工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安排,让基层职工能够意识到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多多了解配电网络的结构,加强电力调配效用,促使配电网在运行当中能够对电力进行有效传输。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员还要灵活调整配电网络,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有的放矢,防止在日常管理当中产生安全问题,
三、结语
电力系统在运行当中要确保较强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注重电力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电网结构的稳定性,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针对其中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进行分析与解决,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电提供保障,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琢.试论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管理[J].决策探索(中),2020(09):10
[2]李娜.关于配电网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9):21
[3]刘友燎.关于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管理的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8):74
[4]赵金永.关于配电网安全管理问题及如何改进[J].通讯世界,2014(11):100-101
[5]林建宇.配电网安全管理策略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8(06):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