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市城乡建设局;2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沈阳建筑大学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迅速上升,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由于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滞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运行效率过低,城市病凸显。因此,准确把握城市在建设发展中的特征与问题,实时、精准、多角度的监测城市运行状态,给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城市建设指标量化与统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几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多个城市组织进行城市建设统计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统计流程,对原全国统计报表信息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全国统计报表系统,并制定了《统计报表制度》,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组织对《统计报表制度》进行相关修订,已被国家统计局批准,从2017年开始实施,组织各省城市开展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填报工作。
二、城建统计工作意义
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必须了解城市和城市发展变化规律,不断改善城市各类设施和环境,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市民需求的指标体系,及时适应和满足广大居民的切身需求,才能使城建统计数据真正为城市人民服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构建科学的城市建设评价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解决好“城市病”问题,要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治理“城市病”,首先要体检,要分析研究病因,以城市发展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建设一套科学的、真实的、可比的指标体系和数据,对城市进行把脉评价,有助于城市建设管理问题的决策。
三、对城建报表制度的思考
1系统论思想
系统论诞生于国外,最初是由医学生理学的专家提出。在我国,则是由钱学森提出并形成了基本理论,航天工程必须遵循系统论的思想,否则就很难保证任务的成功完成。由于城市运行的复杂性、城市管理的系统性以及城市要素的多样性等特点,许多学者在开展城市研究、城市建设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城市管理与建设工作都以系统论思想作为理论支撑。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是独立存在,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每一个系统都归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而每个系统内部又存在着组成这一系统的分系统。系统论思想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系统的整体性,系统以一个整体与外部进行交互;二是系统的等级性(或者称为分层性),等级之间具有联系和作用;三是系统的多要素性,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存在逻辑关系;四是多任务性,每一个任务都要考虑对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的需求;五是动态性,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时间的函数,随着时间变化动态向前发展。
对于城市这个复杂的巨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而这些子系统内部可能会具有共同的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有相互的交叉和作用。
2指标设置及逻辑关系
本文通过对系统论思想的认识和多年城建指标统计与填报的工作实践,深入理解城市建设统计报表制度。该制度依据系统论的分层、多要素等特征,将城市建设发展目标进行量化分解,构建城建指标体系。指标的完整性、整体性保证了对整个城市建设领域运行特征的全覆盖,等级性(分层性)要求对指标体系按照行业进行分类、分层、分级设置,保证同类指标内部和不同类、不同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关系,便于指标之间的运算,衍生出新的统计指标。因此,城市建设统计报表制度设置了基层表和综合表。基层表共19张,涉及城市建设领域26个大类,每个基层表包含该大类中的若干要素数据指标。综合表共22张,其中《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水平表》和漏损率指标由基层表数据逻辑运算生成,其它综合表指标在基层表中抽取。基层表指标内容包括人口和建设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供水、节约用水、燃气、集中供热、轨道交通、道路桥梁、排水和污水处理、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
3 指标统计填报工作组织模式
城市(县城)建设统计报表制度,指标统计工作遵循层层传导、逐级上报的原则,形成国家——省——市县三级指标统计管理体系,由市县级汇总填报指标,省级汇总后上报至国家,实现指标的有效传导与相互衔接。
对于城市的建设指标统计填报管理工作,采用市级汇总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指标填报部门的三级管理体系,逐级汇总核实,保证指标的准确性。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指标填报的统筹与协调工作,指标填报部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填报基层表指标数值后,各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审查,审查无误后统一上报市里进行汇总。
图1 工作组织模式
四、沈阳市城建指标统计工作实践
1行业管理部门与指标填报部门确定
根据《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报表制度》各基层表对指标行业管理部门与填报部门的要求,结合沈阳市城市建设领域的管理现状,以“不重不漏、责任到人”为工作原则,逐层级落实每项指标的行业管理部门与填报部门,明晰指标的责任主体。
(1)《城市基本情况统计基层表》中人口指标由市公安局管理,具体由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管理部门填报;市区面积、城区面积、建成区面积、用地面积和本年征用土地面积指标由市自然资源局管理,国土空间规划部门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部门填报;市区辖建制镇、乡的个数由市民政局管理,地名处填报。
(2)《城市(县城)公用事业价格及标准基层表》供水、污水处理价格指标由市水务局管理,市水务集团有限供公司和水务局污水处填报;燃气价格指标由市城乡建设局管理,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填报;集中供热收费指标由市房产局管理,供热部门填报;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指标由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管理,公用事业执法部门填报。
(3)《城市公共供水基层表》《城市自建设施供水基层表》《城市节约用水基层表》《城市排水基层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基层表》相关指标由市水务局管理,供水指标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供水公司填报;节约用水相关指标由市水务中心城市节水部和水资源部填报;排水相关指标由水务局污水处理、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填报;污水处理设施由各污水处理厂填报。
(4)《人工煤气基层表》《天然气基层表》《液化石油气基层表》由市城乡建设局管理,燃气部门填报。
(5)《城市轨道交通基层表》由市城乡建设局管理,轨道部门填报。
(6)《道路和桥梁基层表》由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和市城乡建设局管理,城市道路、桥梁相关指标由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填报,路灯、停车场、综合管廊指标由市城乡建设局计划部门、交通部门和燃气部门填报。
2指标填报工作
采用市级汇总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指标填报部门的三级管理体系,按照以上梳理确定的责任主体,开展指标填报工作。由于责任主体明确,大部门指标填报顺利,但也有部分指标存在一些问题:
(1)统计标准不一
各行业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指标统计标准与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不同,导致指标数值不准确,需要按新的标准重新进行统计,但某些指标就目前的管理方式、采集途径而言,改变统计标准比较困难。
(2)统计范围不同
指标统计的空间范围不同,对于城市部分,统计报表制度要求统计城区范围内的各项城建指标,而有些城建行业以行政区管辖为管辖范围,实际管理中很难统计城区的数值。
五、城建指标统计支撑城建计划编制
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工作通过各行业管理部门的协同管理,指标数据的整合汇总,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城市在建设领域的运行特征,深度挖掘城市问题,为城市建设管理者准确制定政策和编制城建计划提供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撑。作为市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城市建设投资计划制定是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城市建设统计指标数据发现城市短板,从指标反映的实际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城市建设投资计划,是城建指标报表工作的一项延伸应用。
图2 城建指标支撑城建计划编制
2019年,沈阳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指标为19.61%,超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规定的“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的要求,因此以该指标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城建指标统计结果支撑城建计划编制,并给出相对具体的指导措施和计划内容。
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漏损率高的原因,提出工程设备建设、运营管理、工程设备维护等三方面的具体实践措施计划。
1工程设备建设
通过控制漏损相关工程建设与漏损监测设备的采购。改造建设方面,按照先高漏耗区、后低漏耗区,先镀锌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后铸铁管;先高压区、后低压区的原则将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列入城建计划。计量检测方面,应改进出厂水计量设备,提高计量精度,建议购置电磁流量计,与超声波流量计同管安装;加强对水表的定期强制更新,积极推广新型不可逆及高灵敏度水表,改变目前水表使用中“滴水不走”的现象,降低因此造成的漏损。智能化建设方面,加快信息化、自动化建设速度,实现以信息、数据为依据的自动化管理,减少生产运行的人为调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损耗漏失。
2运营管理
建立漏损控制相关制度与工作体系,完善内部管理考核,加大对外治理力度,努力降低失窃水。加强管网附属设施(消防栓、阀门)等的管理,实行不定期巡查,以减少不计量加水及群众自行关启阀门私拉乱接管道现象。加强供水的稽查力度,定期宣传供水法规、政策,成立专门的稽查队伍,加大违章盗水户的查处力度,依法管水治水,同时加大对用水大户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工作展望
城建指标统计报表工作将指标进行量化、汇总运算,对于摸清城市建设领域底数,综合分析城市建设体征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城市体检评估,有助于发现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短板、民生设施建设弱项,为城市建设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沈阳市正在开展城市大脑建设,城市大脑的核心功能是通过中枢协同集成各部门现有系统,整合系统中的数据资源。未来可以通过城建指标场景建设,协同各行业管理部门现有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指标的实时获取、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指标的精准计算、准确上报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