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学观点谈《说文解字》“食”部字及其蕴含的古代文化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武梦 穆瑞霜 赵紫霜
[导读] 本文主要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以“食”部字为依据,从字形、字义出发,结合《说文解字》等文献资料,对部首“食”字的构成,“食”部字的意义分类,“食”部字的排例,与“食”字有关的“饭”、“皀”、“既”、“即”、“卿”、“飨”等字本意和引申义进行梳理,并对“食”部字所反映的文化,其中包括食文化、祭祀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武梦、 穆瑞霜 、赵紫霜         610039

摘要:本文主要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以“食”部字为依据,从字形、字义出发,结合《说文解字》等文献资料,对部首“食”字的构成,“食”部字的意义分类,“食”部字的排例,与“食”字有关的“饭”、“皀”、“既”、“即”、“卿”、“飨”等字本意和引申义进行梳理,并对“食”部字所反映的文化,其中包括食文化、祭祀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说文解字》;“食”部字;古代文化
        引言
        记录语言的载体是文字,而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也就是我们的汉字,把形、音、义集于一体。汉字的部首一般是汉字的意符(即形符),通常与部首有关的文化现象在该部字群中有较为集中的反映,这就为以某部类为材料来考察相关文化现象提供了可能。 
        一、“食”字的起源及构成
        “食”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甲骨文,其中亼形是朝着下方的“口”,表示低着头吃东西,而这个符号则表示有脚的盛器,中间的一横是指事符号,表示装在盛器里的食物是可以食用的,旁边的两点,也是指示符号,表示唾沫星子。晚期的甲骨文去掉了表示唾沫星子的指示符号。篆文将的盛器脚的部分写成匕。
        其中《说文解字·食部》将部首字“食”字解释为:“食,亼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亼,在古语里就是聚集的意思;皀,是粒的意思,故将“食”的意思解释为聚集的米、稻、谷粒。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认为,“食”应为“众米”之意:“各本作一米也。……误用也。以合下云亼口例之。则此当为亼米,信也。亼,集也。集众米而食也。”王筠则他的《说文句读》中就将“食”字解释为“一米也”。然而,根据“食”的甲骨文写法,我们发现以上各家对食字本义的解释都不甚正确。按照甲骨文象形来看,其下部的象形就是一个装满食物的器皿,上边的两个小点儿则表示器皿里的食物己经装满外流,上面的三角形则表示器皿的盖子。所以,食的本义既不是“一米”,也不是“众米”,而是指一个装食品的容器装满食物的样子,只是随着文字的发展,为了书写方便,进行简化,就不太像器皿的样子。我们通过上文中“食”字的甲骨文,则可以看出“食”的造字本义是指津津有味地进餐,同时从早期甲骨文的字形也可以推断,“食”这个字既包括名词“食物”的意思,也包括动词“吃”的意思,“吃”这个动作所涉及的东西,称之为“饭食、食物”,而作为“食物”这个概念,是意义泛化的结果,凡是可以吃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食物”,这与我们现代汉语对“食”的用法较为符合。
        二、“食”部字的排例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王筠的《说文释例》均对《说文解字》的编排原则进行了归纳,大致有“先部首、后其他”“先实后虚”“先美后恶”、“先名物后性状”等。
        (一)先部首、后其他
        《说文解字》卷五下:“食,一米也。从自人声。或说人自也。凡食之属皆从食。


”从对“食”的解释可以看出,“食”是一个形声字,“凡食之属皆从食”说明“食”为部首字,在其后将列出以“食”为部首的字。例如:“养,供养也。从食羊声。”“餐,吞也。从食残声”;“饥,饿也。从食几声”等。
        (二)先实后虚
        “部中字之先后,则先实后虚”,即要先排列实物而后再排列虚物。《说文解字》“食”部字中,先排列的实物,例如:“饔,孰食也。从食雝声”;“饼,麪餈也。从食并声”;“餈,稻饼也。从食次声”等,这些都是实物描写,描写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东西,是一些人们可以食用的东西。后排列的虚物,例如:“饱,猒也。从食包声”;“饕,贪也。从食号声”;“饿,饥也。从食我声”等,这些都是虚物描写,描写一些人的状态,作为客观描述,是虚写。
        (三)先美后恶
        “先美后恶”的编排原则,即是先编排意义美好的字,后编排意义丑恶的字。例如:“饪,大孰也。从食壬声”;“饎,酒食也。从食喜声”;“飶,食之香也。从食必声”等,这些字都排列在这个部首的前半部分,都是形容食物美好的字或者是形容人在吃饭时愉悦的心情。如“餀,食臭也。从食艾声”; “谨,蔬不孰为谨。从食堇声”等,这些字排列在“食”部字的后部,都是形容食物发臭、不熟的状态或者是形容人饥饿的状态。
        (四)先名物、后性状
        “先名物、后性状”的编排原则,即是指在编排时先编排名词,然后编排形容词、动词等。例如:“饴,米糱煎也’,“饼,麪餈也。”等都是名词,这些字都位于“食”部字的前部。再如:“餐,吞也。从食残声”;“?,相谒食麦也。从食占声”等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这些字都位于“食”部字的后部,描写的是人或食物的性质或状态。
        《说文解字》大致是严格按照以上的编排体例进行编排的,但有时在编排中出现一些不合体例的情况。例如:从“先实后虚”这一原则来看,“饃,食马谷也。从食末声。”放在了“食”部字的最后一个,而这个字的意义是“用谷饲养马”,是一个实际的动作,本应放在“食”字部的前面,现在却放在了最后。
        三、“食”部字反映的文化
        饮食,是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人类文明源于饮食,《管子》中说:“民以食为天。”十分形象地概括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富于魅力的地方之一。古代字书中列有食部字,专门记录食物种类、制作方法以及各种饮食风俗等,而饮食文化的信息就集中地反映在这些汉字上。
        “食”部字包含了不同层次、类别的食物,根据字义分析大概有以下这几类:粥食类、羹食类、干食类、饼食类等。这些食物中有许多还是传统节日的食品,如腊八节的腊八粥、寒食节的撒子、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等等。
        结束语
        汉字与各种类型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以上对“食”部字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食”部字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包括它所涉及的“食”字的构成,让我们更加了解“食”部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高晓燕.由《说文》初探中国古代饮食文化[D].郑州大学.2007.
[2]黄宇鸿.《说文解字》蕴涵的中国饮食文化——《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三[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