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陈巧玲
[导读]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小学生们对此感到比较枯燥乏味和陌生,这就需要小学语文科教师运用合适的策略与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礼仪、古诗词、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杨梅小学  陈巧玲  525400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小学生们对此感到比较枯燥乏味和陌生,这就需要小学语文科教师运用合适的策略与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礼仪、古诗词、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教学渗透   融入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项较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需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拉近文化与语言的距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常规知识并让学生理解,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掘课文内容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
        一、传统文化概念界定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不同民族由于其发展经历不同,所产生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中华传统文化,便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1]这种文化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多样的文化内容,其中以儒家、佛家、道家这三种思想学说为主导并且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价值。另外,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世代相传这四个特点,其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所不同而闪耀着巨大的精神光芒。[2]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
        语文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并积极学习理解传统文化,做文化传承的引路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解读作者和写作背景,如果想让学生深入了解阅读文本中涵盖的传统文化,就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表达的含义和传递的文化精神。通常作者在写作时会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和自身经历并发出自我感想。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讲解作者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和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之后再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全身心融入阅读文本当中,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交流,最重要的是充分理解作者传递文化精髓。[3]
        例如,教师在进行《将相和》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入,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首先,笔者会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在理解“将”和“相”意思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和”字的内涵,从文化角度谈一谈对“和”字的理解,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以春秋战国的战略图作为过渡,自然地引出课题。在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以“识大体,顾大局”为主题搜集历史故事,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文化认同,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



        (二)结合传统礼仪活动进行渗透
        教师在教学主题为“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一综合性学习的模块时,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简单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集关于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与传统礼仪相关的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积极的分享。教师在学生做完故事的分享之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首先,教师要强调礼仪对于家庭教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将学生分享的礼仪故事与当今社会的孝亲敬老的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在孝亲敬老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现代人在这方面需要进行的改进。最后,教师要将主题带回到学生自身,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更好地了解传统礼仪文化,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将礼仪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借助古诗词进行渗透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尤其是古诗文和文言文中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例如讲解古诗《古朗月行》时,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通过诵读提升语言感悟能力,之后教师强调关键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尝试自己说说古诗传递的思想。由于小学生年纪小,无法明确体会到古代和现代的差距,有许多意象学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关键意象,例如白玉盘和月亮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发现二者的相似之处,理解家乡的月亮与他乡的月亮的联系,理解诗人的想象。
        (四)以实际生活实践进行文化渗透
        语文属于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探索,逐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例如:小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节日之前教师首先收集关于传统节日的有关信息,包括传统节日的来源、节日习俗等,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合理的时间与小学生开展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让小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掌握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对传统节日“仪式感”的知识掌握更加深刻,而且能够更加深入体验传统节日,如中秋团圆,除夕贴春联,春节走访亲戚等习俗带入传统文化,如安土重迁、尊老爱幼等,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孩子们耐心学习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课堂效率,拓展课外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兰兰.融入传统文化,让小学语文课堂魅力四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1):52.
[2]周艳.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融入思考[J].中华辞赋,2019(04):235-236.
[3]李敏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建设方法浅谈[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