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作者:秦莉娜
[导读] 探讨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眼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产生的临床价值。


        秦莉娜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眼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眼外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下,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程度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围手术期;眼外伤;手术
        眼外伤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眼睛受到损伤后,将导致日常生活发生严重改变,出现心理障碍,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为此,本文选取50例眼外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在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最大限度消除心理障碍,使其保持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眼外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下,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分布区间在17~75岁,均值(42.01±5.13)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6:9,年龄分布区间在16~77岁,均值(41.68±5.20)岁。两组临床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协助辅助检查,告知手术及眼外伤相关内容等;术中加强病情监测;术后给予抗生素药物、镇痛药物等。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1)术前。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并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等,使其快速适应住院生活。发现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应适当疏导,鼓励患者说出真实想法,排解心中痛苦。疼痛严重者,应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保障有充足睡眠,并测量脉搏与血压,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手术前1天巡房,详细告知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
        (2)术中。进入手术室后,在陌生、封闭环境中,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故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应控制好音量和语速,,使其放松警惕,让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3)术后。

术后去枕,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和呼吸频率,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随着麻醉药效消失,恢复清醒,护理人员应准确告知手术治疗效果,让其安心,解除担忧。术后观察切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减少感染。疼痛是术后常见症状,每天评估疼痛严重度,对症给予药物治疗,缓解疼痛。还可滴入糖皮质素滴眼液,促进眼睛恢复。
1.3 观察指标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改善情况。共包含14个条目: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肌肉系统)、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会谈时行为表现,采用4分制,总分在0~56分,<7分没有焦虑。分值与焦虑严重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HAMA评分)使用()表示,t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即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实验组HAMA(42.62±3.10)分,对照组(42.03±3.24)分,t=0.658,P=0.514;护理干预后,实验组HAMA(32.03±2.41)分,对照组(36.48±2.94)分,t=5.853,P=0.001。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程度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眼外伤是指由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直接作用于眼部,导致眼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得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对今后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且眼睛受到损伤,在疼痛情况下,将出现负性情绪,使得配合度低下,导致手术难以顺利开展。为此,应加强护理干预,提升治疗配合度[1]。
        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操作简单,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治疗配合度提升。近几年,相关研究指出,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有助于生活质量提升[2]。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提升对眼外伤和手术认知。同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镇静药物,提升睡眠质量,使身体保持最佳状态,利于治疗效果提升。术中在陌上环境中,易出现紧张、害怕等情绪,加强心理护理,缓解负性情绪。术后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可有效提升术后护理配合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焦虑情绪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在眼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伟珊. 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 000(007):132-133.
        [2]王金芳.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作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