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刘厚忠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刘厚忠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读写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把握好读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就能占据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地位。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万畈村小学  刘厚忠  43282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读写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把握好读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就能占据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地位。新课程提倡读写融入生活,让读写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学生主动去读写,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成为读写的主体。语文课根据这一理念,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在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引言
        语文教学中,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将其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进行解读,也可以将其作为文学鉴赏的材料,从审美接受的角度进行解读。前者可称为文本的教学解读,后者可称为文本的文学解读;教学解读和文学解读是两种不同的文本解读指向。教学解读指向语言学习,培养语言能力;文学解读指向审美接受,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课堂上,虽然语言学习和审美鉴赏常常是合为一体的,但二者的区别在学理上客观存在,也只有从学理上厘清此问题,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文本的处理才会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1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读写的期望
        提高学生的读写期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文化积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论语》《寓言故事》《三寄小读者》《幽默三国》等,都能让学生读写。知识储备、文化积累并不是一日、几日就能增加的,而是在语文学习中逐步积累的。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故事会、小小演说家、诗歌诵读等形式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可以在班级开设一个读写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读物。其次,提高学生的读写效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当他们面对众多的文章和读物时,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读起,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读。这时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读写,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教给他们适合自己的读写方式,让学生知道文章的哪些内容是能略读的,哪些内容是必须精读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效率。
        2进行启发性教学,科学、客观评价学生
        课堂提问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问题问得很具体,问题就会变得僵硬,答案就变得单一,对于这样的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无聊,毫无兴趣。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开放性的、逐步递进的。为了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经常会说“不错,很好,很棒”,这样说没问题。但老师忘记了一点,他没有说那个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只是说很好,可能学生的回答已经偏离了主题。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对于错误回答要及时纠正,还可以进一步地启发引导[1-2]。



        3.文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表现为语感。良好的语感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文字和词语本身的意义、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情境的分析判断。语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读写和积累。语感与言外行为有关,“言外行为是语言的一部分,与某个具体语言是不同的”,对言外行为的准确理解是良好语感的标志。在《好的故事》的教学中,读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通过“读”,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而学习运用。
        4.开展有效总结奠定研究基础
        小学生群文读写活动是一个联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群文读写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通过总结来让这些对应关系更加明确,进而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总结活动的开展可以是课堂小结,也可以是阶段性总结。在一节读写教学课程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做出总结判断,衡量一节课的成效和不足。在一个阶段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测试或者观察等形式来判断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5.落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读写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给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落实小组合作,来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当前教师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想要达到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效果,就还是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有意识的整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平时的小组合作工作中,教师往往是单纯的将学生前后左右分为一组,从而展开相应的学习活动。虽然说这也是一种分组方式,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分组形式还是不够科学。毕竟前后左右的学生之间过于熟悉,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小差、说小话,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环境中。这样一来,小组合作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整体。针对这一方面的工作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展开。第一步,先对学生进行观察,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分配工作。在分配的过程,玩得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将其分在一组,最好是能够形成优带差的形式来展开。这样一来,才能够切实有效的保障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第二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完成之后,结合所学课文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展开具体的学习分析和探究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对语文学科的深入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知识的时候更加顺畅,对教师的表达、自己的表述也会更加流利。特别是在一年级这一关键时期,正是学生建立“如何学习、如何相处”认知观念的时候,在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带动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红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2]兰海娣.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及提升策略[J].课外语文,201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