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对工作同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司丽亚
[导读] 现阶段,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从而导致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显现。心理咨询不同对心理治疗,其是通过构建咨、访双方的沟通关系来来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救助以及咨询帮助的方式,能够有效挖掘人们的心理潜力、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与自信心,从而能够尽快走出心理阴霾。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司丽亚   200233

摘要:现阶段,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从而导致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显现。心理咨询不同对心理治疗,其是通过构建咨、访双方的沟通关系来来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救助以及咨询帮助的方式,能够有效挖掘人们的心理潜力、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与自信心,从而能够尽快走出心理阴霾。工作同盟作为体现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对工作同盟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就依恋理论的角度入手,在具体阐述了依恋理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依恋类型对工作同盟建立与发展的影响,从而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以此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咨询;依恋模式;工作同盟;影响
        对于依恋的定义,最初为:“儿童在感知到危险或不适时向依恋对象寻求亲近的一种生物性本能”,经过不断的发展,则泛指某一个体对主要养育者(依恋对象)的一种特定的联结方式,该关系存在于父母、父母与孩子或其他亲密关系之中[1]。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学家Bowlby提出依恋理论以来,关于咨、访双方依恋关系或依恋模式对工作联盟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有不少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师的安全依恋对工作联盟的建立与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基于心理咨询师这一角度的依恋模式对心理咨询过程中工作同盟影响的研究,对更好地促进心理咨询工作同盟的建立、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推动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依恋理论概述
        在具体的依恋理论中,存在两个最为核心的概念,即内部工作模型与依恋类型。其中,内部工作模型是指个体存在亲密关系且其在与亲密关系客体在互动过程中具有明显表征,然而该模型的表征具有积极、消极两个维度,例如,父母能够敏感地接受并积极回应孩子所发出的信号,就会促使孩子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被爱、被帮助、有价值、值得信赖”等一系列积极的认知,这就是积极的内部工作模型;若父母一味忽略孩子的信号,甚至存在虐待孩子的现象,则会导致孩子产生负面认知,从而形成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型。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式都能持续存在并作用于个体的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永久性,因此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对其个体的人际交往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依恋理论发展至第二阶段,Ainsworth在Bowlby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从而得出“依恋类型的划分是依据个体与依恋对象的关系安全性来进行分类的”这一理论,同时得到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与矛盾型三种。安全型的孩子会直接将其照顾者当作安全基地,以此为基础来具体调整自己身处陌生情景中所遇到的悲伤、焦虑等消极情绪;回避型的孩子与安全型的孩子大不相同,其不会主动寻找照顾者寻求帮助或支持;矛盾型的孩子则是处于安全型与回避型之间,其会想从照顾者那里得到情感支持,但同时又排斥这种接触。对于孩子而言,其具有不同的依恋类型,而其父母同样如此,因此在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下回产生不同的依恋模式。例如: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婴儿,其父母应是“安全型”的依恋模式,其能够根据孩子的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或行为;具有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婴儿,其父母应是“冷漠型”的依恋模式;而具有矛盾型依恋关系的婴儿,其父母应是“迷恋型”的依恋模式。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在儿童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能够持续至成年以后,即成年人与儿童一样具有依恋类型的分类:回避型、安全型、焦虑-矛盾性,并且三者的占比与儿童依恋类型的占比是类似的,因此具有“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这一理论的产生[2]。对于成人依恋类型的研究整体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这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成人阶段的“依恋”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为现代心理咨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对工作同盟的影响
        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工作同盟是指衡量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投入合作性、明确构建咨询关系程度的关键,能够有效且集中的反映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关系的强度和质量。针对心理咨询师而言,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咨询师是为咨询而生,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以及对应的反馈,然而事实上,由于整个社会无法为心理咨询师提供理想化的成长环境,导致多数的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较为艰辛、复杂,甚至成长过程伤痕累累。


由于依恋理论注重对人格的解释,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心理咨询的质量与效果,需要有效减少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反移情,这就需要相关研究及工作人员从依恋理论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背景,从而帮助其克服早年问题,使得心理咨询师过去的依恋关系对其人格与社会理解力的影响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对工作同盟建立中的行为的影响
        依据依恋理论,心理咨询师同样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咨询师、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咨询师、矛盾型依恋模式的咨询师。不同依恋类型的心理咨询师在实际心理咨询工作中对工作同盟建立的行为是各不相同的。据相关数据表明,在咨询师自评的调查结果中,安全型依恋模式占81.6%,回避型依恋模式占9.2%,其与则为矛盾型依恋模式。对于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而言,其在依恋关系形成早期,正处于一种渴望被关注、被看见的状态,但由于其内在又是稳定的,所以能够很好地看见、了解并有效接受来访者所呈现的情感以及表达的相关信息,同时给予其积极的回应,以此推动工作同盟的建立。对于回避型依恋模式以及矛盾型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而言,由于其在过去的依恋关系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从而没有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所以其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限制,难以向来访者发出情感信号。
       (二)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对工作同盟建立的状态的影响
        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还会对工作同盟建立的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而言,其在具体的咨询关系中能够迅速捕捉来访者的情感变化来作出敏锐的反应,然而回避型依恋模式和矛盾型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却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处于小心谨慎的状态。
        (三)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对工作同盟建立的关系的影响
        若只针对心理咨询中存在的某一具体现象而言,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还会对建立的工作同盟的关系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表现除不同的特点。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出现沉默这一现象为例,不同依恋类型的咨询师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达到维护工作同盟的目的。对于创造性沉默而言,由于来访者掌握着继续思考、交流想法的主动权,因此需要心理咨询师充分认识到来访者正处于思考过程中,并积极鼓励其进行思考;对于自发性沉默而言,为了避免长期的尴尬与交流空白,减轻双方的压力,就需要心理咨询师主动打破沉默,以此减小对工作同盟的消极影响;对于冲突性沉默而言,由于这种受来访者内心冲突影响较大且伴有较为强烈的情绪体验,为此,心理咨询师需要转化为“接纳”的态度,帮助来访者正视且解决相关问题[3]。
        在解决上述沉默问题时,不同依恋模式的咨询师应对的有效性是不同的。针对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其可以较好的处理上述几种沉默,因为其能够敏锐地观察到来访者的行为以及心境状态,从而在结合来访者非言语表现的基础上有效判断来访者的沉默模式,进而更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针对回避型依恋模式与矛盾型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而言,其在处理来访者的自发性沉默时,往往会导致自身焦虑,而其在处理来访者冲突性沉默时,则会采取逃避措施,导致错过最佳解决来访者核心问题的时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回避型依恋模式与矛盾型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在早期的依恋关系中产生了讨好心理,从而出现害怕选择、逃避、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的情况。这种心理在其成年之后发展成为“不能忍受沉默”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这两种依恋模式的心理咨询师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还会出现不自觉打断来访者的创造性沉默,进而不利于工作同盟的建立以及进一步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除了来访者的依恋模式,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也会对咨询过程中的工作同盟的建立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能够让心理咨询师有效处理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工作同盟的突发事件,从而促使工作同盟朝着有利于心理咨询的方向发展,而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则会对工作同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为了构建一段安全、稳定的咨访关系,促使来访者建立起一个健康、安全、成熟的内在模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探索咨访双方的依恋类型以及其对咨询疗效、工作同盟、咨访关系等因素,从而真实地评估工作同盟并保障其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小冬. 浅谈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模式对工作同盟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11).
[2]许丹, 李强, 王程程. 准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方式及其与从业意愿的关系[C]//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 0.
[3]牛宏伟, 江光荣, 郝嘉佳. 心理咨询中当事人工作同盟的发展及与依恋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07):513-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