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单元整合写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俞佳丽
[导读] 初中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今英语教学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带来发展带来的问题。英语课堂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和能力,应该怎样促进学习,都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回答和探索的问题。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   俞佳丽    311201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今英语教学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带来发展带来的问题。英语课堂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和能力,应该怎样促进学习,都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回答和探索的问题。深度学习是由心理学家荣格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它的核心在于让学习者对于知识建立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深度学习让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建立批判性的思维,将新的知识和思维融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提升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也能锻炼学习者转移情景,应对现实的变化。 如何促进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是这篇文章想要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学习;英语单元整合;写作教学
        引言:
        初中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应用,也是学生对于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考验。新的方法为写作教学带来新的角度。在初中英语写作中,运用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整合理解、学习迁移、融会贯通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因为英语写作不单涉及文字输出,还需要调配学生的思维、综合的语言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理解单元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使用语法和句子结构,实现跨语境的自由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 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深度挖掘阅读文本和课堂内容,并灵活适应不同的情景。 本文希望从不同的视角,讨论深度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深度学习和多模态教学的理论框架
        多模式教学研究起源于1990年代,并在21世纪初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国内对多模式英语教学的研究理解主要基于西方多元素养的理论。从2007年开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式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它们的研究内容可以细分为到教学理论、教学与测评、教学模式设计、案例实证研究、跨文化教学等多层面和多样化的领域。这些方法涉及到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互动关系,跨文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设备等方面。从整体来看,多模态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有待提升,研究方向也仍然有待拓展。
        近年来,有多位学者在呼吁关注多模态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通过融合图像、文本、视觉等多种形式,协同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教学内容,多模态的交互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实现跨文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例如,文字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影像和情景模拟等多维度教学可以加强语言学习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1]系统化的英语学习也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和沟通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将语言和文化结合,在知识引导中加入多模态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
        英语学习的多模态教学模式仍然处在研究早期,还存在许多研究展望。例如,根据需要,深度多维度的分析,可以建设更全面的多模态教学体系,包括运用访谈、调研等求证方法。同时,英语教学可以协同其他学科、如艺术、科学进行联合和跨文化的教学设计,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更加系统地使用教学资源和制作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学习的意识、培养思辨能力,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多元信息的处理及策略能力。
        二、通过深度学习整合和利用写作资源,培养读写迁移
        深度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的有机整合,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整合。以人教版英语为例,将听说读写这几个主要元素进行整合教学,可以实现要素之间的连结和相辅相成的学习效果。写作中,可以不仅限于挖掘教材中的写作部分,也可以包括听说读的部分。由于英语写作需要材料的累计,和写作框架的培养,将听说读写四个要素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的自由探索,也为其长期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了铺垫。
        例如,八年级2a中听力材料可以成为巩固写作能力的训练。在Tina和Tara的比较段落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照复述、连接成完整句子、扩写的方法,让学生深度理解段落内容。这需要学生对于2b表格中的内容具有深刻的阅读和理解。在两部分内容的融合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听力和阅读,讲述关联语法和词汇。在将语句重组与扩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更为系统的知识框架,也能将知识整合运用在英语写作中。 
        在写作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开头扩展思路。例如,有哪些方式可以提炼文章的核心,又应该怎样设计开头建立文章的首尾呼应。


从开头开始,学生会掌握写文章的思路,以例文材料为基础,从词汇、语法连成句子和段落。通过小目标和将熟悉的内容连成篇章,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写作开始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也会培养对于写作的自信心。在教授过程中,老师可以只作开头的引导,让学生自主选择文章的思路和脉络,实现个性化的内容写作。 
        让学生沉浸在自由的写作体验状态中,并且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向,也是深度学习所重视的教学应用。学习者可以不受过多局限地完成自己的习作,在平时的训练中开阔思路、理解和反思所学习过的内容。这对于应对考试和培养学生之后的综合能力都有所帮助。
        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中,可以将读写两部分结合,让学生对于一些教材中的文本形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在阅读学习中渗入写作的教学。比如,在七年级下册五单元2b的内容中,学生可以深度阅读关于生物和自然的文章,并通过概括每部分表达的内容、绘制文章思维图,来学习文本的写作方式。比如,有了动物描写的阅读积累,学生可以描述出外貌特点、生活习性,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运用在写作的自主表达中。
        初中英语的许多教材较为分散,需要老师进行拼图和建立思维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的训练有机整合,让学生培养读写能力的迁移,提升其英语综合使用能力。 同时,听力和口语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也可以变成句子写作的素材练习,可以采取有趣的内容形式,比如故事接龙、片段想象扩写等。
        三、激发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思辨精神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和方式, 相较于浅层学习更能够培养学生知识的开发和探索,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形成自主的学习动机。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不仅为之后的英语打下基础,也为个人能力的培养有作用。初中学生已经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英语课堂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寻找信息之间联系和逻辑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启发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建构文本,探索内容的内在联系,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培养有帮助。在不断的提问和解答中,学生可以实现英语的深度学习,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
        在七年级上册Unit 4关于校园生活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校园活动情景的话题。例如,可以分为小组,让学生自主对校园生活提出问题,同时复习疑问词和提问句语法,以及单元相关词汇。写作的学习可以在课堂讨论之后,布置成课堂或课后作业。针对以情景内容为核心的学习单元,可以结合多种媒介让学生记录学生在校园里的相关活动,构建和营造具体的语言情境。通过情景对话,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可以达成学习目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实现深度学习的自然引导。 通过让学生复习学过的词汇和句式,也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和口语中吸收和灵活运用学过的内容,并将这些积累的材料应用于写作的教学中。
        初中英语的教学,需要适应学生初步具有抽象逻辑、和活跃思维的模式。写作教学需要老师寻中学生的个体性,在引导过后留出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培养质疑和提出开放问题的能力、与观察能力。在七年级上册Unit 6关于健康生活习惯的单元中,可以结合教材文本和故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习惯展开质疑和小组讨论。在八年级Unit 4的diy故事中,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提取信息。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辩证能力,以及写作中重要的分析问题和形成观点的能力有所帮助,为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通过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可以从思维方式出发引导学生对于一个主题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地图启发学生建构一个故事或逻辑线。培养学生建立绘制思维导图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探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系统思考。这样的自主思考练习也可以提高学生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英语学习综合运用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静, 鲁艳辉. 英语多模态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分析[J]. 校园英语, 2019(14):6-8.
[2]赵和福.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 校园英语, 2020(27).
[3]杜春蕾. 开展深度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 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2).
[4]李经国. 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英语高质量思维课堂的构建与实施[C]//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