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吕向前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吕向前
[导读] 摘要:现代化社会发展主要基于水利资源、電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生产与利用,而水利工程更处于重要地位,属于民生工程,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十三师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现代化社会发展主要基于水利资源、電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生产与利用,而水利工程更处于重要地位,属于民生工程,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大多都比较特殊,地势高且险峻,生态大多没有被破坏,属于原生态区域,存在大面积植被与河流,而水利工程建设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建设方兼顾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平衡,对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对此,本文致力于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探寻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协调机制,在工程方案设计、环境勘查、绿色生态建设等方面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合理的保护机制,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影响
        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原则与要求
1.1安全性与经济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坚持和遵守安全性原则与经济性原则,一方面,制定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案时,工程师要对建设区域要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区域的地形、地势、地貌、气候条件、河流形态等影响因素,做好系统记录,并对该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另一方面,了解水利工程力学与水文学规律,计算水利工程的洪水承受量,检查水利工程是否可以抵抗洪水和干旱的自然影响,并根据“最小风险最大利益”的建设要求,对比各种设计方案,进而控制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风险。
1.2生态恢复性
为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遵守生态恢复原则,将建设重点落在生态景观宏观上,发挥出生态环境修复功能,以水域范围内的河流生态体系、陆地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为生态环境修复内容,除了要关注河流水域自身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还要包括周边物种多样性的恢复。除此之外,要了解和掌握该建设区域水文条件与生态环境,确定河流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多元化、多样性,并依托于生态工程建设理念,制定生态多样性保护措施,进而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1.3整体性
一般而言,河流生态系统自身存在极强的整体性,由于降水量与气候条件的变化,河流生态系统也会随之变化。对此,在河流水域生态系统修复管理中,要坚持大宏观视角,将建设重点落在生态环境自我恢复方面,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效率与成功率。同时,除了修复河道水文系统之外,要加强整个河流水域生态系统的综合修复,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性要求。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之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或多或少会对土地环境产生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之中,必须对占用的土地进行清理,破坏该地区的花草树木、农田等。同时,项目建设将产生大量的污水,而有些地区缺乏完备的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将间接排入周边土地,会造成较小污染。住在这里的居民和动物将受到影响。同时,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之中,大量土地被水淹没,会改变当地气候和环境特征,进而破坏生物链,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威胁。
        2.2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河流环境产生轻微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考虑到施工要方便的因素,施工人员会对天然河道进行截流施工,这样做的话对河流环境的不利影响会得到降低,甚至产生一些有利因素,改变河流局部河段的水深和含沙量。与此同时,当水库蓄水结束的时候,河流的水位会上升,水资源蒸发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这一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因此环流会对河流环境产生影响。在太阳的照射之下,水库的水温与河流的早期水温会有差异,这也会影响河流环境。
        2.3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的。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变大气中水汽的成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和该地区水的覆盖面积,使该地区的空气变好,并有保湿和净化的作用。水利工程对生态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该地区降雨增加。通过水资源的蒸发,该地区的水蒸气成分增加,降雨的机会大大增加。(2)改变降雨的分布区域。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大量的水资源被保存和保留。由于在水利工程附近水库的影响而产生的低温效应,通过水库蒸发的水蒸气不易在水库附近。但由于远离水利设施,降雨的增加间接改善了水库周围的气候环境,主要表现为夏季温度较低和冬季比较潮湿,这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温和。
        3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应对办法
        3.1统一开发与保护的目标
        在过往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通常更加看重开发率和开发效果,希望能够将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至最大。虽然这种做法能够为经济活动提供更多支持,但是无疑也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有不少施工企业不再只看重水资源的开发,而是开始协调保护与发展这两个终极目标。比如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河流梯级的设计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设计人员会考究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并将布局进行合理化编排。在该过程中,工程建设要秉持协调一致的原则,要在科学的理论框架内开发并利用水资源。
        3.2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避免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过重负担。与此同时,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破坏等问题,应当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使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环保理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维持或者是拓展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并保护生物的生长发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应当多使用绿色材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出问题所在,还需要建立标准与规范的反馈机制,一旦发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应在第一时间予以弥补和修复。
        3.3建立影响预测机制
        影响预测是在施工建设之前就应该建立的一项工作机制。通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评价,可以为今后设计和选择环保方案提供有效支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在施工操作中自觉融入环境保护意识,将陈旧的建设理念进行革新,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评估当前的工作质量,实现生态化建设。举例来说,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应当考虑到给当地的动植物生长和繁衍提供必要、适宜的空间与环境;在施工阶段,尽可能采用绿色无污染的材料进行作业;在工程运行阶段,始终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并评估其影响程度,避免不良影响被无限制放大。
        3.4增强人员监管力度和行为惩罚力度
        对施工人员进行管控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需要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来对生态环境施加保护。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应指派专人作为监管人员对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调查和治理,如果发现有人在进行破坏环境的操作行为,不仅要立即予以制止,而且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并要求其立刻纠正错误行为,将环境污染的程度降至最低。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实现两者的共存发展。以上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一些影响,并提出了几项环保措施,希望对我国水利工程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杨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1):286-287.
        [2]李存宏.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居舍,2019(35):8.
        [3]刘华国.水利规划设计中生态保护措施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