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刍议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1月   作者:廖宝明
[导读] 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阶段,物理这一门重视逻辑、要求思维灵活的学科加入了课程中,一些学生逐渐感觉到吃力,导致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学困生的转化也越来越困难。本文将在概述物理学困生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浅谈如何做到初中学困生的转化。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   廖宝明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阶段,物理这一门重视逻辑、要求思维灵活的学科加入了课程中,一些学生逐渐感觉到吃力,导致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学困生的转化也越来越困难。本文将在概述物理学困生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浅谈如何做到初中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物理,转化教育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的学生。任何班级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和各个任课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学困生比例最大的学科是物理,因此物理学科学困生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1.初中物理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性格、情感、智力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学困生的出现,而对于物理这门贴合现实生活、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来说,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因素。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有部分学生仅仅将其当作一门运用公式来解题的学科,不深入理解公式背后的概念,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理解能力较弱,在解题时只会僵硬的套用公式,这最终会导致他们无法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面对一些较为灵活的题目时便会束手无策,失去了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随后默认了自己是学困生的现实,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在练习和作业中出现偷懒和抄袭等情况。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了解学困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特殊性,以便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对症下药。
        2.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2.1纠正学困生的思想
        学习物理的过程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确实是难度较大,作为一门有难度的学科,教师最害怕看到的便是学生的自暴自弃,默认自己是学困生,一旦出现这种思想,学生和教师之间便出现一面巨大的城墙,学生无法及时接收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老师也无法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因此从根本上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十分关键,比如一位内向的学生,在物理成绩不佳的情况下,默认了自己是一名学困生的事实,在课堂上表现出自暴自弃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且和其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安抚,使其能够放下心中的压力,把问题告诉教师来让教师针对此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通过耐心的疏导,让这名学生走出迷茫,对接下来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标。如果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学生心态的变化,会导致其真正成为学困生,与教师之间的城墙也越来越厚,转化难度越来越高,因此在纠正学生思想这一阶段,必须做到及时、有效,让学困生能够摆脱自暴自弃的状态。



        2.2采取鼓励教育
        一名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学科失去了信心,出现了抵触心理,那么很有可能成为学困生,所以让学困生重拾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作业来对学困生进行信心培养,在批改学困生的作业时应该重视其每一次的进步,在做得好的地方打上标记,对其进行夸奖,让其继续保持做得好的方面,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加以理解,给出合理的提醒以便其能够更好的改正。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对其进行信心培养,再提及一些简单的问题时,可以让学困生来回答,让其感受到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喜悦,在课堂上学困生如果有任何积极的表现,都可以进行夸奖,削弱其对于物理课堂的抵触感,增强其对物理教师的依赖感,从此一步一步跟上普通学生的脚步,爱上物理课堂。
        2.3增强物理课堂的亲和力
        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物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过度灌输而感到疲惫,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而导致和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但没有学生不喜欢一个亲和力强的课堂,做到教学的趣味化可以防止学困生在学习途中的注意力涣散,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互动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物理教学的亲和力,让学生不轻易对教学感到疲惫,除此以外,适当的转换教师的身份和角色也有利于减缓学困生对课堂的排斥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单一的接收者变为输出者,在课堂上邀请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点可以使学困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不再在课堂上无所事事,除了课堂上的互动和游戏以外,物理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例题时穿插一些生活问题,做到例题的趣味化,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让其能够融入物理课的学习中。
        2.4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上文也提及过教师和学困生之间存在着隔阂,沟通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但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不存在较大的隔阂,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物理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这点,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合理调动班级之中优秀学生的力量来帮扶学困生,教师可以通过期中、期末成绩选择几位学习优秀的学生并分配组员给他们,形成互助小组,让优秀学生帮助、辅导和带动学困生,帮助他们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一步一步走出学困生的队列。老师也要及时和优秀学生进行沟通,通过优秀学生来了解到每个学困生身上的不足之处,构建学生帮扶为主,教师帮助为辅的互助小组体系。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虽然对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困难,但是总体还是比较基础的概念学习,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十分困难,只要教师稍加用心,采用合理的策略,便可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韦志远.浅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2]蔡腾飞.农村落后地区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