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张锐
[导读] 核心素养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强调突出个人的修养以及各方面的素质,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学习,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此,地理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四川省绵竹市绵竹中学   张锐

摘要:核心素养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强调突出个人的修养以及各方面的素质,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学习,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此,地理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培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要求
        如今,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包括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比如人地素养、综合思维、空间想象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为此,教师围绕核心素养来设定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
        (一)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包括了人地观念,也就是人与地的概念,其属于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地理素养得以提升,明白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
        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中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为了在课堂上渗透人和地的概念,促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个视频“水滴游记”。视频中展示了珍贵的小水滴“闯荡世界”的过程,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然后教师再站在人地观念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示出相关的课件,促使他们了解地球上的水体、所占比例,以及陆地水之间的相互关系。询问学生:“大家已经知道地球上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们对淡水需求量的增加,地球淡水资源会不会枯竭?”学生们在学习了刚才的内容后,已了解到水在地球上是循环的,水资源会不断的更新[1]。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紧缺,那么有人知道自然界的水是如何循环的吗?”然后,教师再引出这一课的内容——“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二)制定挑战性主题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具有挑战性,而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主题任务,将每一节课的内容转化为任务和问题,促使学生共同进行探究,解决问题。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适当的增减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综合思维。



        比如在学习高中必修1“天气系统”时,教师可以改变过去的单一讲解法,而是结合该区域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询问学生:“昨天还是烈日炎炎,为什么今天却是阴天,而且气温下降了7到8℃,而且还有下雨的迹象?”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们提出了各种想法,有的认为天气阴了,气温便下降了,有的提出空气中有水汽,有的则认为这是冷空气活动,还有的甚至探讨了大气受热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展示出简单的天气图,分析锋面、低压和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同时也要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关于寒潮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和分享。这样的学习和任务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对地理课堂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属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师要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将复杂而严密的知识讲解与图形的理解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并对知识进行掌握。
        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中必修1“四季的更替”时,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几个地球昼夜图像、昼夜分布图,同时以此展现出四个季节地球的光照情况。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仔细观察和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按照每张图片所体现出来的地球昼夜情况,分析其所对应的季节,而且进行对比。最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请你观察你所在的居民楼的主卧室与阳台,其一般朝着哪个方向?为什么?2.一年之中,什么季节太阳会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升得低一些?3.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长一些,什么季节短一些?从而帮助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拓展了课堂,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开展分层次的地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也要在地理教学课堂中开展分层次的活动,设置各种类型的练习,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掌握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并且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得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中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时,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特别是读气温、量降水量,更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可能无法将复杂的图与知识点进行结合。所以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可布置读图训练的任务,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读懂图中的基础地理知识,并且找出1月平均气温图里0°等温线在中国穿过的位置,找出在中国380毫升降水量经过的地区。促使基础一般的学生进行分析,让他们在读图时思考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为什么我国降水量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根据图来分析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布置难度大的任务,让他们在探索中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台风的路线以及卫星云图来分析未来一天的天气。这种层次性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教学不仅仅要将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更要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芝瑞.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 高考,2021,(05):108-109.
[2]于娜.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0,(74):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