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建筑中瓦猫的审美文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黄铃草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不少依托传统民居而生的民间艺术文化,逐渐失去存在与发展的空间。瓦猫是云南的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文化,已经在云南人的屋顶上守护了数百年。原是指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与家猫相似而得名。

西南民族大学   黄铃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不少依托传统民居而生的民间艺术文化,逐渐失去存在与发展的空间。瓦猫是云南的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文化,已经在云南人的屋顶上守护了数百年。原是指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与家猫相似而得名。在当地人们看来,他不仅仅是一个传承千年的房屋建筑装饰,更是当地居民生活中守护神一样的存在,瓦猫的存在,体现了云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关键词: 瓦猫  云南  文化研究
        瓦猫,又称“四不像”、“脊祥虎”,人们通常将其安置于屋顶正中、飞檐或正门头的瓦脊上。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区别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龙、凤、狮子、麒麟等高大、威猛的传统吉祥形象,相较而言猫的身材、体量更小,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建筑装饰造型,云南瓦猫的存在为当地民居建筑更添一分少数民族地区异域色彩。
        在当地人看来,瓦猫能够守护家人的平安,达到镇宅的作用;也能纳福,取招财进宝之意。瓦猫的口部造型夸张,具有极强的张力,其大张着的嘴巴占据了整个头部一半以上的位置,这里面寄托了先人们赋予他辟邪消灾的寓意。目的在于让他守护家宅安宁,吞食一切冲犯本宅的疾病祸害和四野的鬼怪,以此达到镇宅安家的作用;除此之外,瓦猫的另一层寓意在于广纳福泽,招财进宝。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招财猫通过摆动前爪以此来招财的姿势,云南瓦猫的形象通常是端坐于屋顶,四肢垂立,张开大嘴,眼睛目视前方。从嘴巴到肚子,再到屁股,其整体造型呈中空状,能够容纳财气与福泽,即所谓的“吞金屯银,招财进宝”,张开的大嘴能够广纳八方的财气与好运,财不外流从而越积越多。
              

             瓦猫的真身,瓦猫似猫而非猫,他的原型源于我国传统的老虎造型,在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创造中才形成了今天的造型。寓虎于猫,取虎凶猛无畏之意,这与我国古代汉族地区皇家御用的龙、达官显贵家的石狮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现有文献中大多认为瓦猫的造型来源于老虎,这个观点源自我国自古敬奉的门神手里牵着的“食鬼之虎”。我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唐代后演变成秦琼和尉迟恭。门神负责捉鬼,而消灭鬼的任务则交给了老虎,即由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古时昆明民间有老虎吃鬼的传说,门神捉到鬼都是投喂老虎。且昆明山多林密、易受老虎袭击,百姓既希望得到它的庇佑又心怀恐惧。于是随着时间流逝,在云南,老虎逐渐演变成了似猫似虎的瓦猫。自从被请上屋顶,它便守家护院,就渐渐变成猫的模样。瓦猫常见于云南地区的汉族、白族、彝族、壮族等民族之中,现存的一些尚未开发的村落里每家每户的门头上仍旧会放置一尊瓦猫,在如今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云南民间瓦猫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瓦猫形态各有不同:呈贡区的瓦猫则用黄泥捏制,身披鱼鳞纹,胸刻八卦图,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而大理鹤庆的瓦猫造型极尽夸张,曲靖的瓦猫将八卦结合起来,夹在前腿,蒙自文山的瓦猫头成倒三角。也有少量的石头制成的瓦猫,如呈贡马金地区,名字也从“瓦猫”变成了“石猫猫”。除了这些带有地区色彩的各色造型之外,在旅游业繁荣的云南,瓦猫不仅仅再是当地居民们屋顶的守护神,他们跃下屋脊,被新一代的传承人、创作者们赋予更加新奇鲜明的造型,跟随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一起,进入了更多的家庭。对这些游客和家庭而言,瓦猫所承担的不再是守护家宅的职责,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新奇的外观来装饰,供观赏所用。之外从追求造型美的创作态度来看,现代工匠们在制作瓦猫时更多的是追求瓦猫的审美作用,强调其作为工艺品的属性,而正在逐渐削弱瓦猫的辟邪意义。
        在今天,城市化的进程之下,一栋栋高楼代替了原本的老巷民居,新一代年轻人也有了更多吸引眼球的新事物,那些屋顶的守护者也被迫走下屋脊,瓦猫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幸运的是瓦猫没有像其他的文化印记一样消失在时代更迭中,反而,它被改做别的用途,关注度日益增长。昆明市多年前便将瓦猫列入了“非遗”保护名录,成为了昆明人民重点保护的“宠物”。而昆明为数不多的瓦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大理鹤庆的郜金福,呈贡地区的张才,也在不断创新,于是市面出现了更多千奇百怪的瓦猫。虽然现在信仰瓦猫的人日渐减少,但它们却被更多喜爱收藏民俗作品的人们作为文化象征搬进了家中,同时也成为具有云南特色的工艺品为众多游客所喜爱,还作为一种手艺被带进了课堂,传递给更多有兴趣的人。瓦猫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与洗礼,找到了自己新的栖身之地,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马行云.云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2]管丽华.云南民族民间装饰艺术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3]董菊英.云南民间镇宅兽艺术[J].装饰,1998.
[4](英)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与宗教的作用[A]//史宗.20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C].上海:三联书店, 1995.
[5]张秋影.瓦猫的文化蕴涵[J].民族艺术研究,2008(4).
[6]周鼎.滇西北福猫的民间造物思想初探[J].艺术探索, 2009 (2) .
[7]李友华.虎图腾文化起源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1992.
[8]岑家梧.图腾艺术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资助+2020YYXS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