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在急救医学方向应用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作者: 张佳蓉
[导读] 临床实习及岗前培训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重要环节

        张佳蓉
        上海市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 上海 201700
        摘要:临床实习及岗前培训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重要环节,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代医学发展模式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缓解医患矛盾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院前急救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通过分析提出解决急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良的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实习生医患沟通技巧,改善医患关系,使患者及家属能更好地理解急救疾病诊疗过程,配合治疗,减少医患纠纷,更好地实现培训效果。
        [关 键 词]医患沟通 ;急救 ;临床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B
引言
        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能力,医护人员能否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这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对患者需求的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对患者的诊疗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指导,并且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院前急救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由于实习阶段无工作经验,在面对患者时容易出现紧张、忐忑的心理,使其不能很好地和患者进行沟通,进而无法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使患者的诊疗无法及时有效的开展,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使患者出现多种负面心理,不利于医疗工作的后续开展。能够对院前急救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医学生的自身修养
        首先,院前急救行业的实学生应注重医德的培养,医患沟通首先要求医务人员有良好的医德风范和职业操守,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沟通服务理念是解决医患沟通矛盾的根本途径,我们常说医乃仁术,医德的培养应贯穿医学生教育的一生。“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不仅仅要从本质上提高医德医风,还要学会与患者进行真诚的沟通,“要治疗疾病,更要助病人心安”,使患者能够切身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从而缓解医患矛盾,更好地治愈疾病 。其次,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临床诊疗活动的基石。初进急救工作的年轻医师,特别是实习医生必须掌握急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常规,熟悉急救常用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只有接诊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技能,才能合理分析病情,提出诊断依据,进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这就要求临床急救实习生要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动手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医患沟通。另外,新医学模式下扩大了人们对医学受益的认知范围,凸显了关注心理因素、社会功能对患者健康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切实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待患者如亲人,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培养“家人感”氛围,最大限度取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让医生了解更多疾病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也能给患者带来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抗病精神。而积极乐观的情绪在生理上能保持适度平衡和机体机能的协调,有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
二 、加强医患沟通理论及技巧培训
        院前急救人员在进入上岗之前,应进行相关系统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学人文素养、医患沟通技巧、医生职业道德、医疗法律、法规制度和医疗纠纷防范处置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实习医生接受医学人文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提高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和实际沟通能力。医学教育者应在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重视人文理论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从医的使命感,树立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医患沟通理念,提高医患沟通的技能,尽早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11]。

我们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除完善的理论课程外,特别注重实际案例课培训,使医学生在实际医患纠纷的产生及后期处理的真实案例中得到启发。培训中设置针对不同患者、不同情况下的各种医患沟通情境,力争在实践中培养年轻医师的沟通能力。通过“慕课”教育、积极联合 C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T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育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医患沟通过程中沟通技巧非常重要,它包含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多方面信息互动,全方位地影响患者就医心理。 实习生应做到积极掌握与患者沟通的基本技巧,牢记尊重、自主、有利及不伤害的四大原则,在临床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产生说话语气生硬、语言表达不清、使用不恰当语句、缺乏耐心等问题,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 ,从而获得患者信任,消除医疗纠纷隐患,同时也有助于后续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在临床实实践中融入医患沟通技巧
         学生在见习、实习阶段,岗前能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接触,更是培养急救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最佳时机,自己更应该注重医患沟通技巧、方法的学习,将医患沟通课程知识应用到沟通实践中,促进“学以致用”。如在医患沟通中,最基本的是礼貌用语的交谈,例如,“您好,请问您哪里感觉不舒服?”“请让我为您做一个检查,感谢您的合作”。在与患者交流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礼貌、得体,要注重倾听技巧的运用,多听患者的讲述,尊重患者的情绪宣泄,还能从中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过程;同时,要关注对患者家属及周围人群态度的分析,对患者的陈述要给予肯定,并适时给予提问,引导患者聚焦病情内容。在交流中,音量不宜大、音调不宜高,眼睛要时刻关注对方,面带微笑,保持良好的态度。在进行医疗病情检查、诊疗时,要调整好自我情绪,特别是面对一些患者发脾气,甚至无理取闹时,仍要保持宽容、豁达的心理,避免事态恶化。教师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养成上,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总结。对话初始阶段:了解患者信息,并向患者介绍自己;了解患者的情绪及身体状况,给予患者必要的尊重;对患者适当提问,并认真聆听患者回答,收集有效信息。采集患者信息阶段:态度真诚,有耐心地引导患者讲出内心想法,并尊重患者想法,注意措辞,提取关键点信息;用语简洁,评论患者的问题,给予关爱、理解。建立医患关系阶段:用目光、手等非语言行为与患者接触,接受患者的想法,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并做出移情沟通;对语言承接过渡要自然,紧扣沟通主题,保持语言逻辑与谈话结构的恰当;不提烦扰类话题,避免尴尬敏感类问题,关心和支持患者的愿望。维系医患关系阶段:给患者足够时间来讲出问题,避免过早给予诊断意见;在向患者解释医疗信息时,尽量减少专业词汇的说明与解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病情;对患者提出的语言和非语言线索进行回应,并请患者澄清;对治疗选择进行讨论,鼓励患者发表自己的意愿,并尊重患者的决定;与患者协同商讨治疗方案,征求患者的认同和满意。结束医患对话:对治疗方案确定后,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用简洁语言总结;确认患者对医嘱的认同;关注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治疗方案做出适当调整;增强患者诊疗信心,消除患者不安情绪和疑虑。
         结束语
         总之,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应多方位、多角度贯穿于急救每个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不仅仅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尚的人文素养、灵活的沟通技巧,更需要长久的经验积累。在临床实践中加强急救人员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有利于提高理论学习效果,激发院前急救人对院前急救事业的责任心,塑造崇高的职业道德观,提升自身的个人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患沟通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袁文明.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在急救医学方向学生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4):4099-4100.
[2]赵春宾.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在急救医学方向学生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0):121-122.
[3]陆莹,王新春,张俭,张德新,李林.医学生急救技能与沟通能力相结合培养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9):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