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教育研究》   作者:周博旭
[导读] 小学体育课上,教师不仅要在“强身健体”方面做足文章的同时还要注重“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懂担当、热爱劳动肯吃苦、遵守规则有责任,团结友人高情商、意见不同常交流、尊重他人共向上等优良品质,真正的做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 周博旭

摘要:小学体育课上,教师不仅要在“强身健体”方面做足文章的同时还要注重“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懂担当、热爱劳动肯吃苦、遵守规则有责任,团结友人高情商、意见不同常交流、尊重他人共向上等优良品质,真正的做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榜样  规则  教学情境  器材收放  社会交往
        一.好“典型”示范的德育培养
        师者应以“身正垂范、为人师表”为道德规范的出发点。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文雅的谈吐,强烈的事业心、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还应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言行一致的表率,树立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在课前必须要提前到达上课场地,观察场地条件是否安全合理,布置好器材。在上课中,体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才能带动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制定规则方面的德育培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保证体育项目顺利进行的依据,规则前面人人平等。一旦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处罚。所以,正式规则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参与者的练习质量与体验感受。比如,在田径比赛接力跑的过程中,老师制定规则,起跑前脚不许越过起跑线,并且不允许抢跑,而有的学生规则意识不强,出现了抢跑或者脚踩线的情况,造成了比赛的不公平。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纠正,这种现象就会逐渐蔓延开来,学生为了赢得比赛就会投机取巧,这无形中就在学生心中造成了没有规则意识的“捷径”。所以在比赛前,教师要严格要求比赛纪律,甚至各组之间可以进行犯规少则获胜的比赛。如过教师在课堂小组竞赛中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老师的权威、规则的约束,在他们的心中也能埋下规则意识的种子。
        三.利用教学情境进行德育培养
        情境教学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常用的教学手段,是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合理过渡的连接线,整条线需要贯穿整节课,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教学的情境创设中,体育教师不但要关注情境所带给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效果,而且还要注重挖掘所设情境中蕴含的道德规范,更好地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热播儿童节目《熊出没》,将剧情中的“斗智斗勇,保护森林”,引申到实际生活中的爱护环境、保护森林的环保教育。这类的故事情境适用于低水平段的课堂教学。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可将此节目的游戏思路运用于50m×8往返跑的比赛中,即,将班级学生按照成绩进行异质分组,异质小组中的都是由“最快、较快、一般、最慢”4个层次的4名学生组成,开展分组折返跑碰击目标活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给予各小性组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总结小组内成员的独优势和不足,并预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本法,再进行下一轮次的比赛。在整个比赛改过程中,对学生无痕实施竞争精神、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等教育。
        四. 利用器材借还进行德育培养
        器材的使用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无法割裂。由于小学体育教师课节多密集而且连续,器材收放的合理性需要教师多动脑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器材积极,还器材却不积极,还器材时没有被教师点到名字的学生常常暗自庆幸。教师虽然教育学生爱劳动,协助体育委员分发和收还器材,但仅是道德说教,器材分发和收还主要还是体育委员完成,大部分学生置身事外,没有参与搬运器材,这是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的一个教学契机。教师为了解决根本问题可将借还器材体现的德育对学生进行引导,两三人为一组自觉商讨借还器材的方案,通过商讨,对借还器材的规则达成共识: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连续为班级服务两周,体育委员负责协调和督促。


期间学生自发的进行分组,并在体育委员的协调下进行了排序。这样,学生都参与到了借还器材的环节中,这也是一个由被动变主动的过程。培养用器材,爱护器材的意识。
        五.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德育培养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人与人沟通的能力、人与社会融合的能力。在课堂上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比赛中获胜或者失败时队员间的语言交流。正能量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1.有责任有担当。
        在球类教学中,首先各小组选出小组长,组长的作用是让组员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是什么?如何通过努力达成目标。即使本节课的活动内容自己不擅长,但还是要观察、思考交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达成目标;其次,教师对学生抛出问题:在同伴需要配合互助时能否与他人进行合作练习,本小组动作完成率不高时需要邀请比自己强的伙伴加入到自己的小组当中。练习、比赛之后愿意帮助教师回收器材布置场地,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处事中朋友间信任感。
        2.正视小组内的差异现象。
        在小篮球教学中的组内实战环节,要让学生知道鼓励他人是个人领导力的体现,是有大局观的表现,教师在观战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组内之间的合作探究与鼓励相伴;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尊重那些在篮球比赛中能力不如自己的同伴。最终利用自身的能力打出合理的技战术配合得分甚至是获胜的结果。这样的德育培养有利于个人更快的融入集体中,并且使学生在集体中有存在感。
        3.正视失败,解决问题。
        在水平二足球内容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赛暂停或比赛结束后,各组之间的差距、比分的领先或落后并不重要,要把比赛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比赛中如何保持领先或者迎头追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们暂时获胜,我们的优势在于什么?下面我们应该如何巩固?或者当落后时,需要怎样的调整战术,对对方球员的防守要有针对性。鼓起勇气和能力来给自己加油打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面对矛盾,使学生懂得失败与获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积极交流与尝试他人方法。
        在进行武术“少年拳授课”时,老师在进行完单个动作讲解后进行集体武术动作练习前抛出问题“攻防含义如何体现”,每个学生可能都有属于自己的攻防含义在心中,交换意见后在讨论前,武德的体现,交流前的抱拳礼有,礼过之后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是否会为同伴或组员提供创造性的观点和见解;如果在课堂上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是否能够交换一下方法亲自感受并提出解决的意见,出现分歧的两方都能接受。在遇到争执时,自己是否能够主动做出让步,尽可能地与同伴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17第四期《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常用的六种方法》
2.中国学校体育2017第四期《依托体育课堂教学 合理渗透德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