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伯庸小说谈历史补间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教育研究》   作者:管文婷
[导读] 马伯庸是一位比较有名的作家,前段时间他的小说《古董局中局》被改编成电视剧,由夏雨主演。马伯庸最早创作一些网络文学,擅长在轻松活泼的题材中加入严肃的主题,形成强烈的反差,带来幽默的效果。

武汉市博学初级中学  管文婷

        马伯庸是一位比较有名的作家,前段时间他的小说《古董局中局》被改编成电视剧,由夏雨主演。马伯庸最早创作一些网络文学,擅长在轻松活泼的题材中加入严肃的主题,形成强烈的反差,带来幽默的效果。别人评价他的作品:“奇思妙想,亦庄亦谐,庄而不致严肃,谐而不致油滑。作品的情节轻松有趣,甚至有点恶搞,但背后往往有详实的资料作为支撑。”
        2005年,马伯庸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风起陇西》。这是一部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谍战小说。没有刀光剑影,却处处鼓角铮鸣,读起来,虽然感觉有些青涩,但让人觉得非常过瘾、有趣。
        当时,我没有仔细思考这部作品的趣味来自于何处。是之后,当我又阅读了他的《三国机密》《三国配角演义》,开始朦胧地感到,两者的趣味来源,有那么一点相似。再后来,他又出了一本新书,叫《长安十二时辰》,我才通过阅读这本书的前言后记,以及之前书籍中的前言后记,真正明白了这些小说的共同点,也弄懂了除了单纯的故事性之外,它们的趣味从何而来。
        可见,读书不读前言和后记,是不对的。
        来源是什么呢?原来,早在《风起陇西》的后记中,马伯庸早就提到了。他的这些小说,每部都洋洋洒洒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但在历史中的对应,却往往只有寥寥数行。这就奇怪了,少则几十个字,顶多上百字,怎么就在他的笔下膨胀成十几万字的作品呢?
        马伯庸的粉丝们,给他这些小说归了一个类型,叫“考据型悬疑文学”,又叫“历史可能性小说”。什么意思呢?就是史书因为各种原往往将历史事件记载得比较简略,且历史事件之间,有比较大的时间、空间、逻辑空隙。马伯庸喜欢做的事,就是“钻空子”,即自己虚构一些故事,填到这些历史的空隙中间。他填进去的这些故事,一看就是假的,可多看两眼,就会发现这些虚构的故事,前因后果和史书中的记载完全衔接得上,里面的人物的一言一行、所做所为,更是细想之下,理所当然。你说他是真的,当然没有证据;可要说他是假的,却也感觉无从说起。
        我脑海中就浮现出很早以前学Flash的时候,学到的一个词——补间。
        所谓补间,就是前面一个画面,后面一个面画,我们在中间填补若干个画面,让前面的画面平滑地过渡到后面的画面,形成流畅优美的动画。我觉得,马伯庸,就是一个名历史的补间工作者。
        有一首乐府诗,叫《孔雀东南飞》,不仅出现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历史学科中国古代史东汉的文学艺术部分,也提到过它,因为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
        马伯庸在《三国配角演义》中有一篇,题目叫“《孔雀东南飞》与建安年间政治悬案”。这篇近一万五千字的长文在网络上流传很广,大家可以搜索着看看。文中,马伯庸通过考据推理,推断出焦仲卿参与了暗杀孙策的行动。这当然是胡说八道,结尾作者也无不戏谑地说“认真你就输了”。但文章内部,起码从表面上看是环环相扣,让人不得不信。这就是历史补间的的表现之一——充实历史事件空隙中的情节,找到事件与事件间的因果联系。当然,这篇文章算是强加因果了。



        马伯庸还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清朝一个落魄书生——蒲松龄。在这篇《蒲松龄与高考满分作文》中,马伯庸提到,蒲松龄天生聪明,成绩优异,年纪轻轻就得了院试第一名。而他得第一名的作品,居然是一篇用八股文写的小说。
        这篇文章的题目,只有两个字——“早起”,出自《孟子》中著名的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
        当时要写八股文,一来文章必须围绕《齐人有一妻一妾》来写,二来写作内容不能超过“早起”二字,三来每段起承转合都要按八股文的硬性格式来写。
        可没想,蒲松龄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小说,详细地描写了齐人妻子的心理活动,从怀疑丈夫到准备跟踪,描写得非常细腻,甚至细腻到让人感同身受。我觉得,这就是历史补间的表现之二——充实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情感。
        如果说,《孟子》中“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谈不上历史的真实。那么《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就把历史补间中充实情感这一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所载,皆是明史所载,但真正打动读者的,却是作者当年明月对里面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万人之上的皇帝有无奈,威镇一方的亲王有野心,权倾朝野的重臣有畏惧,以及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有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心与情怀。正是因为当年明月为我们填补了历史中的情感空白,我们才说他写出了“人的历史”。
        回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历史其实是很趣的,但有时却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一门课。为什么呢?因为这门课就是背一个个时间,记一件件大事,抄一条条事件意义。这时,就需要我们去给历史补间。
        当然,我们肯定不能像马伯庸一下天马行空。因为他是作家,而我们是老师,我们在“真实性”上有更高的要求。但我们不妨在课堂上,教授历史事件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思考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鼓励学生完善事件的整体细节,帮助学生体会事件中的人物情感。
        知乎上面有人提问,说为什么在史书中看不到《大明王朝1566》等电视剧里面那些高深刺激的权谋。一个高赞回答的大意是:那是因为你没有仔细看。回答者举了一个例子,像非常常见的“摔杯为号,刀斧手齐出”,背后就有相当大的信息含量。什么时候宴请?在哪里宴请?刀斧手是仆人还是士兵?什么时候告诉刀斧手计划?这么多刀斧手在什么地方埋伏?摔杯的声音大不大?万一刀斧手听不见怎么办?事先要不要排练?排练怎么确保不走漏风声?等等等等……
        把这些问题一一写出来,不就是一部权谋大片吗?
        我相信,这样的历史课,才是学生爱上的历史课。也只有这样的历史课,才能让历史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历史的价值,是以古鉴今,不是束之高阁供人膜拜。而想要人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历史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就要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有充分的代入感。当我们学会了、用好了历史补间,必然能给学生呈现出一段段有血有肉的历史,必然能让历史伴随孩子们一生,帮助他们成长,成熟,最后成功。
【推荐阅读-马伯庸】
1.《风起陇西》
2.《三国机密》
3.《三国配角演义》
4.《长安十二时辰》
5.《显微镜下的大明》
6.《蒲松龄与高考满分作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