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 朱淑萍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朱淑萍
[导读] 摘要: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技术对市政道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软土地基出现的稳定性差、承载能力低等进行加固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而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确保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同时,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给路面交通的便利提供有力的保障。
        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办事处  浙江省绍兴市  312365
        摘要: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技术对市政道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软土地基出现的稳定性差、承载能力低等进行加固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而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确保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同时,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给路面交通的便利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受技术方法等要素的影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技术人员应从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软土地基处理基本规律,创新施工理念,优化施工流程,切实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1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的特点
        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若对软土基地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公路工程病害问题。整体而言,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具有如下特点:(1)地基变形大。软土地基抗剪强度较低,自身承载能力较弱,在外界应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导致变形,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基础。(2)沉降不均匀。软土地基形成过程相对复杂,软土层中包含的砂石或粉土空隙不一,凝结作用的差异性显著,时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使公路工程基础面临着严重的潜在安全隐患。(3)压缩性较强。研究表明,软土中含水量大,土层的孔隙率也较大,单位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是普通地基的2~5倍,在荷载的作用下,极易造成较大的变形,造成安全事故[1]。
        2道路工程软土地基主要施工技术
        2.1软土换填技术
        换填法一般运用的是软土层中比较深的土层,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的软土层的深度如果是在0.5到3米之间施工人员就可以运用换填法来进行技术处理。如果软土地基较浅且在3.0m以内,可采用换填技术处理。由施工单位采用机械和人工相配合方式,将软土地基挖除并运往指定地点,再使用符合要求的砂砾、煤渣、碎石等填筑。这些填料质地坚硬、性能稳定、压缩性小,可满足施工要求。为保证换填施工效果,填料应采用分层填筑和碾压方式,保证压实度合格。
        2.2表层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技术应用广泛,适用性强,无论是对于一般性软土地基,还是特殊性软土地基,均可得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对于表层松软、承载力较弱的软土地基,可采用此种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地基表层的排水、增设材料、敷设等方法,提高地基表层的强度,以此避免施工地基的局部出现前切变形,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
        2.3碎石桩技术
        碎石桩技术原理:软土地基成孔后,利用管桩产生的水平振动,在孔内填入碎石和砂砾等质地坚硬材料,完成桩体制作任务。碎石桩与桩间组织构成复合地基,能提高路基承载力,预防不均匀沉降[2]。碎石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果良好,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2.4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通过利用高压钻孔机等机械设备,将预先混制而成的砂浆通过高压注入软土地基,在特定喷射力的作用下,使软土地基内部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拌合体。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应用下,形成的固结体强度更高,减少了不必要的中转施工环节,有效规避了可能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素。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尤其适用于含水量较大的泥滩等软土地基处理,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可在确保注浆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2]。
        2.5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的过程就是逐步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过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前,为顺利排出孔隙水,需对施工现场加载预压。或在软土地基设置竖向排水管,然后逐级加载重量,将积水排出。通过排水固结技术应用,能增强地基抗剪强度,提高路基稳定性,预防路基工后沉降。目前排水系统分为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体两种[1],加压系统包括堆载法、联合法、真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四种。因此,施工时需结合软土地基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加压系统。


        2.6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工作原理为一边填筑碎石,一边强夯施工,使碎石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预防沉降的目的。其加固原理。该技术主要用于人工填土、黏性黄土等处理。常用碎石、渣土混合物作为换填材料,施工设备包括夯锤、起重设备、运输装卸设备。
        3加强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措施
        3.1施工现场测量与复核
        进行控制网加密和复测,详细了解路桥现场施工基本情况,并对换填部分的原地面开展测量与复核。根据现场复核和测验结果,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为后续软土地基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安排施工材料入场,检测复核所有施工材料,确保合格后才能用于软土地基处理施工。
        3.2施工技术交底
        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让他们明确换填法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然后安排施工人员到指定的工作岗位。正式上岗和施工前,要进行施工人员培训和施工安全与技术交底。认真审核施工设计方案,发现存在不足要及时改进,从而更好指导现场施工。
        3.3 对路面交通进行合理化处理
        由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修复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对路面交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地基改造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强化路面交通的顺畅,势在必行。首先征集大量的志愿者作为指挥道路交通的监管者,对路面交通进行疏导工作,保证道路的通畅。其次,进行网络路况实时管理工作,将维修路段进行实时更新,保证人们出行绕过这段拥堵路段,有利于人们出行的便携性。再次,对维修路段进行路障的设置,标识要做到醒目,使看到的司机绕行,避免上班下班早晚高峰的交通堵塞现象。最后,结合相关设施,加上专业能力,对维修路段进行实质性参与,用知识的力量为维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增加人生阅历的同时,对自己赚得宝贵的人生经验。
        3.4其它注意事项
        根据设计要求和质量控制目标,合理选择取料场,并配备数量充足的车辆,科学规划运输路线,将软土地基处理所需的砂料、石料、水泥等运往施工现场。将开挖的土壤统一运输至弃土场。软土地基处理中,软土的厚度与性质,受降水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并且雨季与旱季的差别较大。雨季时,土层含水量较高,且厚度有可能增加。因此,为减小降水和地下水带来的不利影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处理中,应尽量选择在旱季施工。这样既能减少工程量,还能确保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不同于其他地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在强烈的振动或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坍塌现象的发生,不利于交通出行的顺畅,给交通带来严重的堵塞,影响市民的出行。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保证软土的稳定性,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对施工道路进行前期的勘探,制定相关的方案,有利于保证工程的高效率运作,对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妙宝.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42-45.
        [2]史永翔.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措施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128-129.
        [3]胡君胜.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安徽建筑,2020,27(06):112-113.
        [4]郁志国.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03):42+44.
        [5]黄伟,赵百磊.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20(10):20-21.
        [6]张超.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4):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