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普辅导员在科技馆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杨一帆
[导读]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环境中,科学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而科技馆正是完成这一活动主要机构。本文将简述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科普辅导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在科技馆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馆  杨一帆

摘要: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环境中,科学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而科技馆正是完成这一活动主要机构。本文将简述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科普辅导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在科技馆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科普辅导员;科技馆;教育
        引言:在当下的发展环境中,教育活动不再仅限于校园,科学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想要加强我国国民的整体受教育活动,推行科学教育尤为重要。
        一、科普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首先,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科普辅导员应构建一个正确的科学价值观[1]。在展开相关教育活动时,应当以教育为最终目的,端正自身的工作目标,为相关的受众群体提供更为良好的科普活动。其次,科普辅导员应当具备成熟的科学知识储备。在面临疑问以及受众人群不懂的问题时,能够及时给予科学正确的回答,保障相关的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科普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受众分类与因材施教
        在当下的教育行业中,因材施教逐渐被相关工作者重视起来[2]。目前,我国现行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科学教育所针对的主体范围较广,包括未成年人、在职的公务员、普通市民以及农民。科技馆正是满足这些人二次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的机构之一。考虑到科学教育以及科技馆所要面临的多元化群体,就必须要做好因材施教。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种族等都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差异因素。并且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重视起来。科学教育的广泛性,无异为科普辅导员展开的工作提高了难度,想要保障每一个受教育主体都能接收到良好科学知识与概念,就必须要从他们自身出发,重视他们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科普辅导员不妨效仿当代校园教育中所指定的教学计划,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等方式,来展开相关的活动。另外,辅导员也可以作为一个教师的角色出现,通过更具趣味性的问题,了解不同主体的差异性,进而展开因材施教。辅导员也可以根据参观群体的人员构成以及年龄特征,在展开活动的同时,观察受教育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不断完善调整自身的工作模式,逐步实现“因材施教”。除了在教育活动中辅导员作出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也需要积极的深入到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感受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受教育水平,进而更了解如何应对不同的受众群体。



        (二)自省与角色定位
        在我国现行的相关规定中,科技馆是当下“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以及“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内容[3]。科技馆中产生的相关活动被高度重视,并且为了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科技馆的发展与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科普辅导员来说,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学会自省远比一意孤行带来的效用更明显。在日常的工作中,科普辅导员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水平,就必须要不断思考自己的问题,找出自身开展相关活动时的不足,认清自己的薄弱处,重点弥补自身的不足,方能不断创新自己、超越自己。然而,这就需要辅导员认清自身在相关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如若错误的带入了自身在相关活动中的角色,并且站在了一个并不具备教育意义的角度上,那么将很难保障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首先,导游型科普辅导员。一般来说,不同的群体参观科技馆的目的也存在差异性,部分人可能仅是为了参观与放松,而部分人则是为了能够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何种目的参与到科技馆的参观活动当中,都需要对科技馆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因此,在开展工作时,辅导员就不妨以导游的角色引领参观者来参观科技馆。这样的形式,能够将某些重要内容进行着重说明,并且也能够以流水线的形式,更为高效的完成相关活动。
        其次,演员型辅导员。一部分科技馆在日常运转过程中,会对部分科学实验进行展示。而辅导员在这些科学实验中,就可以扮演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受教育主体提供更为直观的实验活动,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与之互动。当然,这也需要辅导员具备多重技能,既要保障能够完全了解相关的科学原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表演天赋。
        最后,教师型辅导员。该种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更像是一名教师,在当下的教育行业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辅导员若以教师的角色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开发自身的教育手段。首先,在教育活动中,需要不断了解参观人员的群体特征以及年龄特征;其次,根据其群体特征制定专门的工作模式;最后,加强与参观者的日常联动,为参观者提供一定时间的免费问询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的所有科学教育活动都应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展开切实适用于他们的活动,方能保障科学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燕凌.依靠资源共享拓展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以福建省科技馆为例[J].海峡科学,2018,12:81-82+91.
[2]叶影.浅谈科技馆科普辅导员的职业现状和发展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0:248-250.
[3]张丽.“科学教育活动走出去”——科技馆进校园进社区模式探究[J].天津科技,2020,4712:78-8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