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宗族观念在南洋闽侨社会的外在体现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杨雨晴 林玮翔
[导读] 福建人的宗族观念在南洋闽侨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福建人深重的宗族观念及其对南洋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对南洋闽籍移民宗族观念的形成原因,其在南洋社会的具象化体现、及其自身的嬗变以及其对南洋社会所产生的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    杨雨晴   林玮翔   361021

摘要:福建人的宗族观念在南洋闽侨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福建人深重的宗族观念及其对南洋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对南洋闽籍移民宗族观念的形成原因,其在南洋社会的具象化体现、及其自身的嬗变以及其对南洋社会所产生的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华侨、南洋、宗族、福建人
        有句古话,“闽在海中”,福建的历史离不开浩瀚的海洋。爆裂的阳光、贫瘠的沙地、辛辣的海水,海洋文化深深刻入了闽人的骨髓,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明末以来,数不清的闽人跑向了南洋,驶向了彼岸。中国人重视宗族观念,闽人尤甚。明代以后,由于求生、经商等多种原因漂泊南洋,迁居异乡的闽人们,由于血脉被海水阻断,亲朋被大洋隔开,而对亲缘有了更深的执念。
        一、福建人的宗族观念深种的原因
        (一)福建省内未存在严格的土地分配制度
        至今仍然不能找到证据,证明福建曾经实行过均田制及与其类似的土地制度。福建省内多山地,地势复杂,土地面积难以计算分配,以政府为主导所进行的土地分配制度就不能在福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推断,在缺乏社会制度与法律的制约的前提下,福建的土地分配依照“先占先得,多占多得”这样的规矩实行。为了在土地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福建人民以强调血脉亲缘关系来紧密家族结构,以繁衍生息来扩大家族势力。因此,家族成为了争夺田地的单位。
        (二)福建缺田少粮的形势严峻
        福建省内其实并不缺少土地,但土地条件不同,肥沃而交通便利的耕地属于福建省的稀缺资源。明中以后,福建的粮食生产已经不能自给自足。民以食为天,在缺少粮食的巨大压迫下,如何争夺占领更多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是闽人的生计所系。世家大族人丁兴旺、势力庞大,在法律不能完全笼罩的深山中,在土地的争夺上占据很大的优势,因此,提高家族凝聚力、尽可能地形成一张巨大的亲缘血脉网,从而占据更多的土地,乃至社会资源,也成为闽人必然的选择。这可直接导致闽人拥有较高的生育率与更紧密的亲缘关系。
缺田少粮,使福建人在土地资源的争夺上格外激烈,为了在斗争中占据上风,重视维护血缘、地缘的关系的宗族观念被不断强化。
        (三)福建省的人口生育率较高
        福建省三面临海,渔业发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福建一向有“以海为田”的说法。充足的食物为闽人提供了生育的条件。同时,福建位于亚热带,气候温暖,自然环境比较舒适,不需要捱过酷冬的严寒,人口生育率自然比较高。
        从地理位置来看,福建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角,受政治、经济中心变革动乱的影响较小,几乎不会被战火侵袭,社会环境比较稳定。从地形上看,福建省多山地,纵有闽江等河流,也因其短小,径流量不大等因素,不会产生频发于北方平原的大洪涝,因此得以避免由于洪涝而使得居民流离失所、远走他乡,这也给闽人提供了世代稳定繁衍、壮大宗族的条件。
        福建省总体的生育率较高,尤其在清代时,福建的人口数量出现了一次大型的爆发。《重纂福建通志》中记载,道光九年间,九府、二州、五十八县的人口数多达17228732人。
综上所述,由于福建省内从未存在严格的土地分配制度的社会条件、缺田少粮的自然条件、生育率较高的人口条件,繁衍生息的重要性、沟通亲族的必要性都得到了强化,从而加强了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
         二、南洋闽人宗族观念的具象化体现
        (一)祠堂
         祠堂是宗族观念最重要的载体,是宗教、交际、族老政治的舞台,它象征着血脉的延续,是存放氏族历史的必要场所。同时也挟带着一种同根同脉的亲热感。
         如位于新加坡的保赤宫陈氏宗祠,原为1876年,陈金钟与陈明水等人联合创建的陈式宗祠,起到了联系团结宗亲的作用。又如菲律宾最早的宗亲会“四知堂”,由祖籍南安的甲必丹杨尊亲发起,实际上是杨氏的宗亲组织。
        祠堂的存在,是远在南洋的闽人内心对家乡的牵挂。宗祠所牵连起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已经脱离了血缘亲缘,而变成一张依靠种族缘分而支撑起的网络。
        (二)华人社团
        在南洋百花齐放的华人社团也是闽人重亲缘、地缘的体现。1900年初,由厦门人陈金山等人倡议创办的巴城中华会馆是印尼华人的第一个综合性社团,它承担了教育、慈善的责任,并引起了各地华人的效仿,使得华人社团在印尼遍地开花,团结了印尼华人的力量,这其中,闽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庙宇
        庙宇是祠堂的进化体,本质是对先祖英雄的崇拜、神化,也是一种宗族观念在信仰上的体现。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庙宇不仅是宗教仪式活动的中心,更具有救死扶伤、排难解纷的社会功能。如坐落于马来西亚的青云亭,是1673年新加坡首届华人甲必丹郑芳扬(漳州)与继任甲必丹李为经(同安)共同创建的,为华侨提供了一个扶危济困、互相帮助的平台。事实上它也是华人在马来半岛最早的以宗教为纽带的地缘性社团的雏形,17-19世纪间的十名甲必丹皆为闽籍华人。
        (四)坟山
        坟山的建立,源自于祖先崇拜。19世纪,华人帮群的坟山多称作“亭”,早在1828年之前已经建立的恒山亭,由青云亭发展而来,是新加坡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华人墓群,是福建帮的总机构。安放形单影只的尸首,祭奠无家可归的亡魂,这就是恒山亭初建设的动机。祖先的意象被模糊化,与地缘、社群相结合,发展为一种社群共组的祭祀。修建华人公墓,就是闽人对自我种群的形成的认同,也是海外华人民族感情的积蓄。
        (五)甲必丹制度
        甲必丹制度以选举华人做甲必丹,管理华人事务的制度,当选的甲必丹大多牢记自己的中华血统,兢兢业业,投身侨胞事业,为华侨谋福利。甲必丹中,闽人占大多数。甲必丹李为经,厦门人,原于马六甲经商,后被荷兰殖民者选为甲必丹,任职期间,李为经买下三宝山作为华侨义坟。


又如苏明岗,同安人,是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任命的首位甲必丹,他在职期间为华人利益据理力争,曾提出改善华侨的居住条件、减少华侨工作时间等,受到当地侨胞的热烈拥护与爱戴。
        海外闽人的宗族观念,在社群上表现为华人社团,在宗教信仰、祖先崇拜上表现为祠堂、庙宇与坟山,而制度上表现为存在于东南亚的甲必丹制度等等。
        三、对海外闽人的影响
        闽人深种的宗族观念的影响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宗族观念自身在海外的延展变化,二是对海外华人及其组成的社群的影响。
        (一)海外宗族观念本身的扩大化
        由于身处异国他乡,传统地依据姓氏、血缘所组成的社群规模过小,力量单薄,不足以满足海外华人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因此,宗族的概念扩大化是凝聚华侨力量、重建华人社会的要求,也是海外闽人宗族观念的发展变形。
        从闽帮团体内部来看,宗族观念是凝聚闽人力量,紧凑闽帮结构的内在推动因素,然而,从华侨群体的大视角看,闽人强烈的宗族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华侨群体,不利于海外华人作为一个新的社群长期发展。认识到全体华人同根连气,汇聚侨胞力量,是海外华人的社会地位,维护海外华人利益的必然条件。
        入社条件的变更是海外闽人宗族观念的扩大化的体现。如巴城中华会馆的章程及1900年7月《致全体华人书》,就有:“打破畛域观念, 消除各帮派人士之间的隔阂, 以全体侨胞利益为重,同心同德。”海外闽人的宗族观念经过嬗变,不再受地缘、血缘限制,而是只以“华人”的身份为限,“同国”亦为“同族”。
       (二)对闽帮内部结构的整合
        在闽人宗族观念的影响下,闽帮的内部结构得到了整合。以恒山亭为例,只有福建人身后才可以葬入恒山亭的规矩,是对闽帮闽籍属性的强调,是通过成立种群专属的坟山,而对闽籍移民进行的一次种群整合。与此类似的,还有槟城邱氏宗族建立的龙山堂,该堂亦有规矩表明:“凡非吾新江族人,皆不得相混。”这也是通过强调种姓、地缘而进行的种族整合。又如现在的福建会馆,也在1929年经历了一次改组,强化了会馆的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新型结构的福建会馆诞生了,闽帮力量又一次完成了重组与整合。正是由于福建人一直保留较强的宗族观念,闽帮的力量日渐壮大,在今天的海外仍占据重要地位。
        (三)闽人的宗族观念对于凝聚海外华人力量,增大华人势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个体的力量薄弱,但帮派的力量强大,闽人的宗族观念有利于海外华人收拢成团,凝聚力量,扩大华侨的体量,族人之间互相帮助,祸福与共,更有益于排忧解难,扶危济困,且能在政治舞台上充当话事人。不少闽人初到海外,就是投靠传统的同乡、同族关系发展起来的,闽人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也需要依靠这种以宗族观念牵系起来的闽派组织来解决。闽人的宗族观念将势单力薄的闽人团聚成更系统、更庞大的闽籍社团,这种团结所带来的力量也惠及了全体海外华人。
        (四)有利于华侨个体的生存发展
        由于闽人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闽籍移民的出海途径多为他人引带。在南洋站稳脚跟的闽人不忘牵带邻居、同族,一同谋生。闽人之间这种互相的关照,对闽人在海外的政治生活、商业经营都有很大帮助,亦成就了不少伟人。如近代著名的爱国侨领、东南亚锡矿大王胡子春,原籍福建永定,家境贫困,父母早逝,后十三岁跟随族人前往马来亚槟榔屿岛谋生,得到了姑母一家的收留帮助。又如印尼实业家李丕树,初到印尼时,在煤炭厂做学徒,又做小摊贩、开面粉店,后积累收入,创办了“胜发钱庄”,1931年,又与李光前一同创建了“南益股份有限公司”。他本是溪美榕桥村人,以务农为生, 1888年跟随同乡李德里一同前往印尼棉兰谋生,才创建了一番伟业。
        (五)完善海外闽人的内心建构
        宗族观念是一项通往过去的桥梁,将海外闽人的历史与未来连接起来。漂泊的闽侨把根扎在了南洋,填补了内心背井离乡的空缺。闽人的宗族观念,不仅将海外华侨团结起来,也为闽侨社会的构建搭造了心理的地基,为漂泊海外的闽人提供一个心灵的慰藉之所,也帮闽侨做好了再次出发的心理准备。
        四、总结
        由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不少闽人漂洋过海,在南洋开始新的人生,受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福建人天然具有比其他地区人民更强烈的宗族观念,而这种观念也被闽人带到了海外,在南洋的各种由闽人创建的祠堂、会馆、庙宇、社团等等,即为闽人宗族观念的具象化表现,这些以血缘、经济、宗教等为纽带而建设的闽人组织为海外闽侨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大量社会资源,而立于海外的闽籍帮派的建立,又经过多次的重组整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维护闽侨及全体华侨的利益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深种的宗族观念也对完成海外闽人的心理构建、搭建闽侨社会的心理地基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M].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31/25
[2]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325
[3]朱维干. 福建史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475~489)
[4]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8-30、32.
[5]新加坡保赤宫暨陈氏宗祠一百廿五周年纪念特刊[J].保赤宫陈氏宗祠出版社,2001:6-8
[6]陈衍德、卞凤奎编,闽南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0:108-109,114,122-123
[7]郑莉.明清时期海外移民的庙宇网络[J].学术月刊,2016,48(01):45-46
[8]李勇.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建构的个案研究——以“福建人”闽帮总机构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03):71.73
[9]陈荆和,陈育崧编: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1972年, 15-19。
[10]王付兵.清代福建人向海峡殖民地的移民[J].南洋问题研究,2009(02):67-68黄英湖.福建人的宗乡观念与出国移民[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03):42-43.
[11]郭瑞明.同安华侨华人名人录[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5:1-2
[12]梁德坤.吧城中华会館和暨南学堂[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1):14
[13]宋燕鹏.观念、组织与认同准则——19世纪英属槟榔屿邱氏宗族再建构与社群形塑[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02):74.
[14]胡家新.胡子春的家国情怀[N].闽西日报社,2015年10月17日(4).
[15]刘安居,陈芳荣主编,南安华侨志[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08,第183-184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