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3”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袁天栋
[导读] 探讨“1+3”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设备管理当中的价值。

        袁天栋
        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医院手术麻醉科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目的:探讨“1+3”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设备管理当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12月和2020年1月~12月间手术室实施“1+3”设备管理模式前后的效果加以对比。结果:开展“1+3”管理后,设备维修和故障报损概率均比管理前低,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分数均高于管理前,区别P<0.05。结论:对手术室设备采取“1+3”管理模式能够让手术室设备管理更有序化,为设备仪器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减少设备报损率和提高使用率。
【关键词】“1+3”管理模式;手术室设备;管理价值
    医学的进步,使各类设备仪器也逐渐丰富,特别是精密复杂设备的增加,使管理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1]。手术室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科室,设备仪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比较复杂,所以对手术室中设备仪器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确保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关键。本院在2020年1月开始开展手术室设备“1+3”管理,并与2019年1月~12月未开展“1+3”管理的效果进行对比,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月~12月间为手术室设备管理前,管理设备共168件;2020年1月~12月间为手术室设备管理后,管理设备共186件。科室医务人员共54名,年龄在20岁至34岁之间,男性11名,女性43名。设备仪器包含高频电刀、显微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和止血仪、杀菌仪、激光治疗仪、超声乳化仪以及X线机、五官科与心脑外科动力系统等。护理人员入选标准为:有职业资格证;参加手术室设备管理相关培训且通过考核合格;能坚持整个研究过程中途不退出。
1.2方法
    管理前对手术室设备只进行常规的使用管理,包括使用前调试、使用后清洗、消毒杀菌、放回原位以备下次使用、定期检查故障等。手术室设备“1+3”管理模式具体包括:(1)对现有的问题及原因加以调查,主要包括手术室设备损耗大和故障率高等,究其原因,可以分成以下3个:①人为原因:体现在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不足和知识更新没有跟上设备更新的速度,使设备维护不及时;医护人员使用时操作失误,使设备使用寿命被影响等。②管理原因:手术室未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医院和厂家售后交接未做好,使设备维护沟通脱节等。③设备原因: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未能实现信息化及数据化管理,部分参数设计理解难度大,清洗、杀菌消毒及保养要求过于专业化等。(2)制定管理措施:首先,完善设备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流程,按手术室现有设备制定针对性管理制度,从设备日常使用、保养、维修方面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做成宣传手册向医务人员发放,使其进一步掌握设备管理的方法及流程。手术室设备管理必须由专人负责,并定点摆放和定期维护保养,做好备案登记,采取三级管理制度,护理人员作为设备直接操作和保养者,设为1级管理者;专科组长对设备管理情况加以定期检查,设为2级管理者;护士长对设备进行统筹管理,设为3级管理者。其次,建立“1+3”管理系统,1表示设备操作培训,即由专科组长、设备科的技术人员、厂家的专业操作人员所组成的管理小组来负责制定培训的计划和考核的方法及标准;3表示分成3个层次进行培训,即在设备使用前、使用中及使用后分别实施不同培训,从台旁操作、理论授课方式长手术室医护人员掌握各类设备使用、保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设备安装、连接、参数设置、实际操作及故障排除方法。最后,成立设备维护专业小组,以设备科专业人员为主,对手术室设备的运行状态、保养维护情况、故障情况等制定严格管理方案,及时和厂家及保养公司做好设备保养沟通,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以便于及时发现故障和及时维修,确保手术室所有设备都处在完好的运行状态。
1.3观察指标
    对比开展“1+3”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设备的维修率和故障报损率;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进行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两大类,满分均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均用SPSS23.0软件统计,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开展“1+3”管理前后设备故障情况
        开展“1+3”管理后,设备维修和故障报损概率均比管理前低,区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1)。

3.讨论
    手术室设备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由多个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以保障设备使用及保养管理,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尽量延长手术室设备的使用寿命[2]。因此,加强对手术室设备的管理,除了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及管理有迹可循之外,根据设备使用周期开展“1+3”管理模式,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提高其设备使用及保养操作的规范性,及时发现故障和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手术室设备使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结果可见,开展“1+3”管理后,设备维修和设备故障报损概率均比管理前低,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分数均高于管理前,提示对手术室设备采取“1+3”管理模式能为手术室设备仪器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从而减少设备维修报损率和提高使用率,对于减轻科室经济负担和提高手术安全性等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映华,吴燕利,吕晓艳.“1+3”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持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4):130-131.
[2]敖永琼.探究手术室贵重仪器设备的“1+3”管理模式[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S2):164-166.
[3]范清刚,范津菘,李峰,刘进峰.“1+3”模式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故障报损率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2):389-3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