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郭聪
[导读] 基层就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为落脚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基层就业观的引导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  郭聪   610039

摘要:基层就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为落脚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基层就业观的引导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引言: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660万人增加到874万人,增加了214万。就业人数的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现。与此同时,我国西部和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希望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一些农村的学生也希望立足城市,不愿回到家乡就业。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先后出台多项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因此,在现有激励性政策导向下,如何有效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引导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去就业,是摆在高校基层就业教育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丞待解决的难题。
        一、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意义重大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导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着整个社会大众的心,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化解日益突出的就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有利于实现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区性差异,大学生就业大多选择一些发达城市,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和乡村基本无人问津。引导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投身于基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去,就可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进而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基层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能够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能有效缓解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
        有利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如果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基层农村就业,势必会提升和改善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同时利于在基层树立新思想、新观念以及科学现代的新生活。
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健康成长。基层相对艰苦的环境利于锻炼青年人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
        二、现存在问题
        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当下毕业生就业的选择之一,并且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基层就业越来越引起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关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结合不紧密[1]。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是由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开设的,而大学生就业指导类课程是由就业处负责开设的,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授课方法上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进行宏观的教育;而在就业指导课中简单地描述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在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时,还采用简单的传递信息、宣传政策、解读流程等方式。两者之间未能紧密结合,互相融入有限。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中未体现全程化。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项贯穿就业教育全程的综合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但现实是,高校普遍在大学生即将毕业时对其进行基层就业宣传教育,覆盖面窄、实效性较差。这种短期的、临时性的、不成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激发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热情,导致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效果不佳。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中创新性不够。
        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学校通过网络、海报等平台加强对政策的宣传。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且侧重理论讲解,未能紧密结合学生在基层就业中的实际要求以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与实际需要结合的原则相冲突,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都缺乏创新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的作用不理想。
       (四)关于基层就业观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探索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基层就业观教育被党和国家予以高度重视,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就业观教育中的地位相对较弱,两者融合的重要性正在被高校所认识,也在加强系统研究。至于基层就业教育培养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等实践操作问题,当前大多数学校还正处在探索中,无法提供具体操作和理论指导[2]。
        三、对策和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形势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和载体,与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紧密融合,贯穿于基层就业观全过程来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要紧密结合,互相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教育要想深入融合,需要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相关工作的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应主动了解基层就业教育培养的相关知识,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同时,进行基层就业教育。基层就业教育教师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自身的工作和教学中去,在对学生进行基层就业教育时,做好基层就业教育中的各种思想问题。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分享那些为国家发展而艰苦奋斗,奉献青春的优秀事迹,讲解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发展机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信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中要全程化。
        大学生基层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大学生意识到基层就业的意义和重要性,让他们毕业时就将基层就业作为职业选择的方案之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和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整个大学生就业教育的过程,在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都要有所侧重。从入校第一天起就灌输基层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在专业课教育中渗入基层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对专业就业背景、基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基层对专业人才的锻炼有更加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高年级的专业实习实践过程中,深入开展基层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在毕业季,开展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国家出台更多相关基层就业的政策,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更大的人生理想。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中需要创新。
        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得到思想意识形态的满足和升华,并把知识传化为素质、信念和能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效果不理想,演变为围着课本转、围着老师转、围着考试转,与其他学科关联度不高,课程趣味性、实践性不强[3]。因此,高校应发挥基层就业教育中先行军与生力军的作用,一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创新,开发适应基层就业的课程;另一方面,创新课程的形式、方法,提高趣味性、实用性。以便增加基层就业培养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效果。
        (四)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重视探索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论多么深刻和形式多么新颖,如若不重视基层社会实践,将很难在基层就业教育的培养中收到好的效果。无论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还是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以及建立产学研转化基地,都是让大学生多接触、认识基层,是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补充和有效延伸。
        四、结语
        基层就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开展基层就业教育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本文以响应《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国家政策为出发点,以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为落脚点,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系统地、多角度辩证地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基层就业观的引导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就业观教育有效结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施行方案。
参考文献:
[1]马鑫民,高洁,朱家骏.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实践探索,2018(9):55-56.
[2]涂雯雯,李向楠,马超群.新时代大学生基层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9):193-194.
[3]陆惠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就业意愿培养中的作用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25(4):51-54.
基金课题:2019年西华大学高等教育中心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9-030)。
作者简介:郭聪(1987-),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