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金燕
一、国内研究现状
《反杜林论》是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同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进行论战的一部著作,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时间范围上看,《反杜林论》在中国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具体说来包括:在1930年吴亮平完成翻译《反杜林论》的工作后,《反杜林论》中的正面思想便开始传播于中华大地。而自苏联专家克列同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了对《反杜林论》的研究,从此掀开了学术研究《反杜林论》的热潮。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自身反复研读《反杜林论》并多次强调共产党人应重视对此书的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反杜林论》成为人们普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全国成立了《反杜林论》研究会。自此以后,全国连续召开了五次关于《反杜林论》学术研讨会。《反杜林论》一直以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阐述,更因为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意义。
从研究角度来看,国内学者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思想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的理论基础研究
值得提出的是,恩格斯自由观的理论基础与马克思甚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基础紧密相关孟锐峰在《马克思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是超越》一书中对于古典自由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以及马克思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的超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未来的走向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刘伟在《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一书中回答了什么是自由以及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以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简述了欧洲自由思想简史,并突出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影响最大的康德和黑格尔对自由的独特思考。牟永生在《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由学说》一文中提到:自由学说史上两个有代表性的理论派别形而上学的“宿命论”和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都不能正确解决自由学说中自由与必然关系的基本问题,斯宾诺莎、黑格尔虽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正确地解决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但有其各自的缺陷,而包括恩格斯自由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自由学说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所固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又“扬弃”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实践基础上,唯物辩证地解决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严一在《青年恩格斯自由观的发展与世界观的转变》一文提到恩格斯深受封建专制主义、宗教神学世界观影响,但他一直想要摆脱德国反动统治,追求真理,曾倾向于“青年德意志”派批判吸收着青年黑格尔的思想,恩格斯到了英国,通过对无产阶级的了解,对英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考察之后,开始了他的世界观的根本转变。随着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从历史唯心主义者到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转变,他的自由观也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
自由观课题一直备受关注,不管是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还是源于时间节点上从古希腊哲学到基督教神学哲学,再到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演变,自由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恩格斯科学自由观是对前人思想的“扬弃”。另一方面,恩格斯自由思想的历史背景首先基于其自身深受封建专制主义、宗教神学思想影响,社会处于德国反动统治动荡不安现状,再者青年德意志、青年黑格尔思想客观提升了恩格斯自由观的境界,最后英国无产阶级的现状是促使其自由观发生质变的根本因素。
2.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评价杜林自由观的研究
崔伟奇,翟俊刚主编的《<反杜林论>导读》一书基于对《反杜林论》的理解,总结道:杜林把自由理解为“认识和冲动、知性和非知性之间的平均值”;在谈到自由与道德责任的关系时,他又把自由定义为“按照先天的和后天的知性对自觉动机的感受”。这在恩格斯看来,是杜林离开必然性、客观规律,单就自由论自由的抽象思路,是对黑格尔观念的极端庸俗化。王宏波等人在《<反杜林论>“哲学编”阐释》一书中总结杜林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呈现出形而上学性,具体表现在:杜林给自由下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定义;杜林第二个定义是对黑格尔观念的庸俗化;杜林不是把人类历史看作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是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将以往历史看作是暴力和奴役的历史;一切感觉及一切主观生活方式的实质,以各种状态的差异为基础。王志林,刘金鹏则中在《重新认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的视角》一文中分析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是基于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恶意诋毁以及当时杜林及其思想体系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工人运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现状。在这两方面主要因素的驱使下,恩格斯对杜林意图系统化的折衷主义、庸俗经济学、反动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恩格斯看来,杜林的错误在于对立了自由与必然关系,实际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和必然可以相互转化。
学者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评价杜林自由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其离开必然性、客观规律,单就自由论自由形而上学抽象思维的批判,事实上杜林自由思想是自相矛盾的,是对黑格尔观念的极端庸俗化,反面体现了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自由思想的科学性。
3.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崔伟奇,翟俊刚在《<反杜林论>导读》一书中通过对杜林错误思想的批判指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王宏波等人在《<反杜林论>“哲学编”阐释》一书中总结了恩格斯阐述自由和必然关系的三个要点:必然性是人意志自由的前提;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山东大学王婷婷毕业论文《马克思恩格斯“自由王国”思想之比较》首先阐述了恩格斯从历史维度来把握“自由王国”,认为“自由王国”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的一个必然阶段。其次表明恩格斯的自由王国以认识能力不断增进为基础,可以呈现为一个人的认识能力与外在的客观规律不断契合的历史性过程,同时,这也是人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
学界对《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及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唯物史观方法进行的,自由观的基本内涵主要是包括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以承认客观必然性为前提;自由标志着在实践中运用客观规律。基本特征则包含以下几点:自由的特性是社会历史性;自由受社会生产力制约;自由的主体包括自然、人自身、社会;恩格斯自由思想主线包括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其中科学理解“自由是对必然的改造”,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系统把握等问题需要结合文本深入研究。
4.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与其他自由观的比较研究
牟永生的文章即马恩自由观之比较--以《手稿》和《反杜林论》中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这两本不是关于自由问题的理论专著却蕴含丰富自由思想的著作进行对比研究,马克思的自由观偏重于揭示自由的内在性、社会性、主体性,而恩格斯则侧重于揭示自由的外在性、对象性和受动性。李文阁《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差异--以自由观为例》一文则表明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从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理解自由。马克思主要是从人自身,从人的个性、人的能力的发展和完善角度来理解自由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观的虚伪性,认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所说的自由本质是少数人的自由,是资本的自由,是形式的自由,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自由仅仅是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永保,包聪会《洛克与恩格斯的自由思想之比较》一文中论证洛克与恩格斯都承认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反对绝对自由观,他们在论证自由与道德、法律之间的关系上也具有很大相似性。但由于阶级属性和时代背景的不同,洛克与恩格斯的自由观在内涵和最终趋向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学者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与其他自由观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将马克思与恩格斯自由观进行比较研究,还有学者创新性地将《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与洛克自由观进行比较研究,这样的比较研究一方面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把握恩格斯的自由观,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发展恩格斯的自由观。
5.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独特价值的研究
朱传棨.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论稿[ 朱传棨.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一书中提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共产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武器,为我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孙岱瑄的文章《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的自由--以恩格斯自由与必然思想为研究基点》一文中提到:在大数据时代,要论证由人类特定生存方式决定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是否有所改变,以及作为人类本原性矛盾的自由与必然是否需要人们重新进行反思,通过从恩格斯的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得到启发:首先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任由主观性盲目发展。其次要充分考虑道德与法的问题,把人们的实践活动上升到法律维度和道德维度,用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去让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有一个合理的限度。白玉凯的文章--《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思想的深层意蕴解析中分析道:事实上,只要还存在一方压迫另一方的现象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就不可能实现。自由和必然都是在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意义上而言的,既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绝对自由,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绝对必然。
对《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及价值的研究,学界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以及大数据时代人、社会、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道德与法等人文科学领域上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的协调这五个方面上,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的现实意义以及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二、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暂时没发现专门对于《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进行研究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西方学者通常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自由观放在一起研究,杜娜叶夫斯卡娅的《马克思与自由》、伯尔基的《马克思主义的起源》是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著作,基本立场包括以下两种:一方立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观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和约束。另一方立场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观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的引导作用。
当前查到的对《反杜林论》研究的国外分析情况为:H.乌尔利希、I.维尔善在《<反杜林论》的产生过程和历史作用》中,分析了《反杜林论》对加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伟大作用,肯定了“全面揭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章节的重要性,以及《反杜林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维·维戈德斯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遗产中的<反杜林论>》. Economics Translator, 1979(4).]中,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编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并对共产主义各阶段的经济问题进行了阐述。爱·伯恩斯坦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论述了《反杜林论》对关于社会主义相关文献的贡献,肯定了该书中所阐述的许多观点填补了社会主义理论的空白。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根据本人在知网等其他学术资源所能查到的资料来看,关于《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思想的期刊论文大多发表于1985-2020年间,这足以说明学术界一直都十分关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思想这一课题。
学者关注的话题关于《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理论渊源及历史背景研究、《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评价杜林自由观的研究、对《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及特征的研究、对《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及价值的研究这四个方面,这些不同的研究角度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反杜林论》中的自由观及其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思考。同时理清《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由观的思想脉络、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基本特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史观科学理解“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辨别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观的异同,甚至创新性地将恩格斯自由观与其他思想家的自由观或现实话题有机结合,这些都是《反杜林论》自由观话题关注的重点方向。国外学者主要在于研究《反杜林论》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以及《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的重大贡献,着重肯定《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德]恩格斯.反杜林论[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
[3]孟锐峰,马克思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德超越[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4]刘伟,马克思的自由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牟永生.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由学说[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8-12.
[6]严一.青年恩格斯自由观的发展与世界观的转变[J].北京社会科学,1987(2):14-23.
[7]崔伟奇,翟俊刚.《反杜林论》导读(增订版)[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8]王宏波,郑冬芳,周永红著,《反杜林论》“哲学编”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