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隔代教养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与绘本阅读干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简红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隔代教养家庭越来越普遍,祖辈逐渐成为教养留守幼儿的主要角色。与非隔代教养家庭相比,隔代教养的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更高。解决这些心理问题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提出干预策略。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一幼儿园 简红 33000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隔代教养家庭越来越普遍,祖辈逐渐成为教养留守幼儿的主要角色。与非隔代教养家庭相比,隔代教养的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更高。解决这些心理问题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提出干预策略。
关键词:农村隔代教养;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绘本阅读干预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持续增加,教育界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但我国心理健康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幼儿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一、幼儿心理健康状况
        (一)环境适应障碍
        环境适应主要是指当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幼儿在观念认知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变化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隔代教养留守幼儿的父母因外出务工离开,家庭外部环境没有发生变化,但家庭内部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父母长期不能和幼儿生活在一起,容易导致亲情的缺失。儿童的环境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尊水平比较低,长期处于焦虑状态,遇到问题无处适从,缺乏应对能力。据调查,部分幼儿在父母外出前后几天,焦虑情况比较严重,易怒,缺乏安全感。有的幼儿睡觉时常常哭泣、夜惊或者做噩梦,认为父母不要自己了。部分幼儿入园焦虑持续时间较长,特别是每次假期过后都会经历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据统计,有11名幼儿每天早上都不愿意去幼儿园,有哭泣的现象,存在明显的环境适应障碍。
        (二)情绪情感发展障碍
        情绪情感发展不仅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诺尔曼在《情感论》中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时期,五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小孩子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常感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未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将很难掌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已输在起跑线上。由此可见,情绪情感的发展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对留守幼儿监护人的访谈中发现,有14名幼儿每天都会发脾气;有20名幼儿每2—3天就会发一次脾气;有31名幼儿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会因为一些小事哭泣、打闹。究其原因,农村留守幼儿由于被动地面对亲情的分离,与同龄非留守幼儿相比,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内心更加敏感、脆弱,性格比较偏执,情绪不稳定,情绪识别和情绪应对能力欠缺。
        二、绘本阅读疗法实施策略
        (一)注重情感教育
        前面我们提到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少在绘本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


何为情感教育?或许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情感就是每天放学有爸爸妈妈接送,所以教师就要从自身出发教会他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情感,绘本只是奠定小孩子学习的一个基础,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孩子们的天性本就是爱玩的,家长把小孩送到学校也是为了让教师传授一些真道理,师生的感情也是很重要的。论语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道理就是这个道理,情感渗透法对小孩子全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辅助作用。
        (二)开展丰富的亲子陪伴活动,增进亲子情感
        幼儿是喜欢开展各种游戏和活动的,在游戏和活动中,他们才能更好地展现自我,亲子陪伴也需要以丰富的活动作为载体和支撑,这样才能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有效增进亲子情感。亲子之间可以开展的活动非常多,除了在节假日带幼儿一起出门旅游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父母同样可以设计各种家庭亲子陪伴活动,如父母可以陪伴幼儿进行家庭的绘画创作,向幼儿展示一些示范性的画作,然后让幼儿获取灵感和启示进行自己模仿创作,在幼儿进行创作时,父母要尽量减少对幼儿主观思想、意识的干扰,可以从技术层面予以幼儿一些指导,但是却不能影响幼儿的创作思路,幼儿完成了绘画创作之后,父母首先要给予他们肯定、赞赏,并让他们对自己的画作进行解释。这样一来,幼儿既得到了美术方面的创作练习,自信心又得到了保护,亲子陪伴因此变得更加有意义。还可以进行家庭亲子阅读,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然后父母陪伴他们一同进行阅读,父母先向幼儿讲解此绘本内容,然后让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最后再让幼儿复述一次绘本故事,让幼儿在得到绘本故事教育、引导的同时,有效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另外,当前市场上还有非常多的亲子玩具,适合父母与幼儿一同玩耍,这也是开展家庭亲子活动的理想选择。
        (三)有效导入 打开心门的钥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室导入就像提琴手绕线一样。第一声固定下来,就为整个演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主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巧妙设计教程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绘本质朴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帮助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孩子“知道你的感受”的时候,我用绘本欣赏《我有我的感受》导入。这本绘本适合和孩子分享内心的感受。它用非常温暖的画面表现人们共同的内心感受,比如兴奋、快乐、嫉妒、恐惧、温暖、骄傲等等。每一个场景都是从孩子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产生情感和体验的共鸣。而且给孩子留下了很多想象和拓展的空间,从而极大的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看完绘本,我做了个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当我们知道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知道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和准确的感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孩子对这个话题就很感兴趣,思维也就开阔了。然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
        结束语
        幼儿园通过大力推广绘本阅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可以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园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性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于莉.绘本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使用及价值[J].智力,2020(05):164-165.
[2]姜正萍.浅谈绘本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教学运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272.
[3]姚师洵.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0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